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货物清点装箱,车马备齐,人员选定。
考虑到州府情况不明,李晨最终决定,除了原定的周秀娥、柳城、铁弓及三十精锐护卫外,自己也亲自前往,并带上了形影不离的阎媚和柳燕儿。
周秀娥的母亲周李氏,因不放心女儿独自远行,也坚持一同前往,权当照顾女儿起居。
一行人马,共计八辆满载货物的马车,三十余名精悍护卫骑马扈从,外加李晨、几位女眷和柳城乘坐的几辆较为舒适的马车,浩浩荡荡,却又低调地离开了青山镇,踏上了前往州府的官道。
队伍沿着新修缮的道路行至靠山村,汇合了从潜龙谷出来的一段,道路状况明显好转,车马行进速度加快了许多。越往南走,地势逐渐平缓,人烟也稠密了些许。
沿途经过的村庄镇甸,规模虽仍不及靠山村-青山镇联合体展现出的那种蓬勃生机,但也比北地边境那些饱经战乱荼毒的村落要齐整不少。
经过数日跋涉,远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片连绵的黑影,那便是晋州州府所在的城池轮廓。
随着距离拉近,城池的样貌逐渐清晰。高大的青灰色城墙蜿蜒雄踞,远比青山镇的围墙气派得多,城楼上旌旗招展,隐约可见甲士巡逻的身影。
官道上往来车马行人明显增多,挑担的货郎、骑马的商旅、赶着大车的农夫,络绎不绝,显得颇为热闹。
“哇!好高的城墙!好多人呀!”柳燕儿趴在车窗边,小脸兴奋得通红,指着外面叽叽喳喳。她自幼生长在北地边境,何曾见过这般“繁华”景象。
阎媚也透过车窗默默打量着外界,州府的规模和气派确实远超她的想象,与她曾经纵横的北地群山、简陋山寨截然不同。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旗幡招展,贩夫走卒吆喝叫卖,虽略显杂乱,却充满了市井的活力。
这就是夫君口中“没什么油水”的苦寒之地?看来,外界远比她想象的广阔和复杂。
周秀娥相对平静些,早年随父母行商,也曾到过州府,此时更多是在观察商业氛围和人流情况。
周李氏则有些紧张地握着女儿的手,低声叮嘱着注意事项。
李晨看着窗外的景象,心中暗自评估。
这州府,确实比青山镇繁华太多,但若与苏文描述的中原富庶之地相比,恐怕仍有云泥之别。
不过,对于目前阶段的他而言,这里已经是一个足够巨大的市场和信息中心了。
车队随着人流缓缓通过城门守卫的盘查。铁弓早已打点妥当,加上李晨有着官方巡检的身份文书,队伍并未受到过多刁难,顺利入城。
城内更是喧嚣。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还算宽敞,但被各式摊贩和行人占据了大半,车马只能缓慢通行。空气中混合着食物、香料、牲畜以及人群特有的复杂气味。
按照既定计划,首要任务是找到合适的店铺。
此事主要由柳城负责。
柳城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掌柜,入城后并未急着寻找牙行,而是先带着两个机灵的伙计,花了半天时间,将城内几个主要商业区域逛了一遍,摸清了大致行情和潜在竞争对手。
随后,柳城才通过可靠的牙行,筛选了几处待租售的铺面。李晨也亲自去看了几处,最终选定了一处位于城南主干道旁,距离州府衙门和几家大商行都不算太远的铺面。
这铺面位置不错,面积也合适,后面还带着一个不小的院落,可以用来存货和安置部分人员。
原店主因举家南迁,急于脱手,价格也算公道。
租赁手续办理得出奇顺利。
柳城递上“潜龙商行”的名帖,以及隐隐点出东家乃是“曾受刺史府嘉奖、击退突厥的李晨李巡检”时,那牙人乃至原店主的态度都更加恭敬了几分。
显然,李晨之前在青山镇击退突厥的事迹,虽然未必传得多么轰动,但在州府一定层次的圈子里,还是留下了一些印象。
这层官面身份和“抗胡”的名声,在此刻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主公,看来我们这第一步,走得比预想中还要顺畅。”柳城办好契约,向李晨汇报时,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李晨点点头,看着正在指挥伙计们打扫布置新店面的周秀娥,那明艳的脸上充满了干练和专注。
有柳城这等老成持重的掌柜操持大局,有周秀娥这般精明能干的夫人具体经营,这州府分号,确实无需自己过多操心。
“接下来,就是尽快让店铺开业,打出名号。”李晨对周秀娥和柳城说道,“秀娥,柳掌柜,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周秀娥抬起头,擦了擦额角的细汗,展颜一笑:“夫君放心,秀娥定不辱命。”
阎媚和柳燕儿则好奇地在还未布置好的店铺和后院里转悠,对新环境充满了新鲜感。
铁弓则已带着护卫们,熟悉周边环境,规划警戒布防。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