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谷与青山镇的各项事务逐渐步入正轨,李晨肩头的压力稍减,便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知上。
这一日,特意将在青山镇主持政务的苏文请回潜龙谷齐家院书房,屏退左右,只留了偶尔端茶送水的柳燕儿和赖在李晨身边不肯走的阎媚。
“子瞻先生,如今我们偏安一隅,埋头发展,但天下大势如何,周边情势怎样,还需先生为我解惑。”李晨亲自给苏文斟了杯茶,态度诚恳。
苏文欠身谢过,神色变得凝重,缓缓开口:“主公既然垂询,文便据所知,略陈管见。我等所在的这片地域,隶属于晋州。而这晋州……情况颇为特殊。”
他蘸了蘸杯中茶水,在光滑的桌面上粗略勾勒起来:“当今天下,大炎王朝名存实亡,幼主与太后不过傀儡,实权被三大势力瓜分。摄政王宇文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中原最富庶的核心区域;镇海公杨素割据江南,掌握漕运与盐利,富甲天下;西凉王董天霸雄踞西北,陇右铁骑冠绝诸军。”
苏文的手指点在代表晋州的位置:“而我们这晋州,名义上归属于挟持中枢的摄政王宇文卓。但实际上……”
他在晋州和宇文卓的核心区之间划了一道无形的隔线,“晋州与宇文卓实际控制的中原腹地,并不接壤,中间隔着被其他大小军阀、流寇或是空白地带隔开的区域,可谓是一块‘飞地’。”
“飞地?”李晨眉头微挑,这个概念他懂,意味着控制力薄弱。
“正是。”苏文点头,“晋州地处北疆,临近突厥草原,土地相对贫瘠,气候苦寒,产出有限,在宇文卓眼中,实属一块‘鸡肋’。每年需投入不少钱粮兵力防御突厥,收益却寥寥。文甚至听闻,宇文卓帐下谋士曾多次建议,不如放弃晋州,收缩防线,集中力量应对杨素与董天霸的威胁。”
李晨若有所思:“所以,宇文卓对晋州,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的态度?”
“主公明鉴。”苏文赞道,“只要晋州名义上还尊奉中枢,按时缴纳些许象征性的赋税,不公然打出反旗,宇文卓便懒得过多理会。而现任晋州刺史王大人嘛……”
苏文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王刺史名唤王德贵,能力……呵呵,可谓平庸。他能坐上此位,全因其胞姐是宇文卓颇为宠爱的一名美妾。”
“此人为官之道,无非是‘等、靠、要’。平日州政荒疏,只知在府中饮酒作乐,搜罗美色,听闻其府中美妾不下数十百。一旦遇到麻烦,譬如突厥入寇,便是八百里加急向朝廷……实则是向宇文卓哭诉,索要钱粮援兵。若事有不谐,跑路保命则是第一要务。宇文卓对此人也是头疼不已,却又因裙带关系,不好轻易撤换。”
李晨听完,不由哑然。
没想到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竟是这样一种尴尬而又奇特的局面。一个不被中枢重视的飞地,一个靠姐姐上位的庸碌刺史,一个强敌环伺却又被上层视为鸡肋的边州。
“如此说来,这晋州,倒像是个没人要的孩子?”李晨摩挲着下巴,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混乱,往往意味着机会。一个不被强大势力紧紧盯着的边角地带,正是种田发展的好地方。
苏文察言观色,已知李晨心动,补充道:“主公,目前看来确是如此。只要我们不公然挑战宇文卓的权威,不引起过多关注,在这晋州境内,尤其是我们所在的这偏远北地,大有可为。王刺史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只要面上过得去,他便不会,也无力来深究我等。”
“有意思……”李晨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潜龙谷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个念头越发清晰。
光是听苏文描述,已然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他要去亲眼看一看,这个名为“晋州”的世界,这个混乱而又充满机遇的末世王朝一角。
“先生,我决定了。”李晨转过身,目光坚定,“待周秀娥和柳城筹备妥当,前往州府开设分号之时,我亲自去一趟!”
“夫君要去州府?”一直安静旁听的阎媚立刻来了精神,几步走到李晨身边,挽住他的胳膊,“媚儿同去!定能护夫君周全!”
柳燕儿也放下果盘,雀跃道:“燕儿也要去!燕儿还没见过州府是什么样子呢!”
李晨看着身边两个满眼期盼的佳人,无奈一笑。
阎媚武功高强,带在身边确实是一大助力,而且让她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或许也能让她更快融入自己的体系,而非仅仅困于内宅。
柳燕儿虽然天真,但机灵乖巧,带着也无妨。
“好,好,都去,都去。”李晨拍了拍阎媚的手,又揉了揉柳燕儿的头发,“不过此行不是游玩,需得听从安排,不可任性。”
“夫君放心!”两女异口同声,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苏文在一旁捻须微笑,并未劝阻。
李晨亲自去州府考察一番,确有必要。既能直观了解外部情势,也能为商行站台,震慑可能的宵小。有阎媚这等高手贴身护卫,安全也多一层保障。
“主公亲往,确能稳住局面。文在青山镇与潜龙谷,定会确保后方无虞。”苏文躬身道。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