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人群里的王承恩,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若是陈墨接受册封,他一定要第一时间护送崇祯逃离,哪怕他会死在这南新仓。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陈墨终于动了。
他一步步走向大顺使者,平静的伸出一只手,接过了代表大顺镇北将军的金印。
大顺使者脸上,露出胜利者的笑容。
众人只觉得脑袋中轰的一声巨响。
百姓们发出一阵惊呼,随后陷入死寂。
陈将军……竟真的,归顺了大顺?
然而,下一刻,陈墨的动作,又让在场所有人愣在当场。
陈墨接过东西,甚至都没看一眼,他转过身,看向身后绝望无助的百姓。
“顺王的意思,大家都听到了吧!”
“这印,代表着京城东北方,数万军民的管辖大权,都在我陈墨手里!”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突然变得铿锵有力。
“但在我看来,这方印,代表的不是权力,而是责任!”
“看来是顺王自觉无力安抚京城百姓,才不得不将这责任,托付于我啊!”
这话一出,不单单是百姓、崇祯、官员,就连大顺的使者,都惊呆了。
使者脸上的笑容定格,连王承恩一时都没理解陈墨这话其中的含义。
只有崇祯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
陈墨压根就没有让自己陷入自己忠于谁的难题,而是直接跳出了这个框架。
把李自成的册封,重新定义成了推卸责任,和示弱!
不知为何,崇祯此时心中有些暗爽。
陈墨不单单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就连李自成,他也没放在眼里。
陈墨没有理会使者僵硬的脸,嘴角勾起诡异的弧度。
“既然顺王这么有诚意,将这安抚万民的重任交给我,那光给个名,是没有用的!我有几个小提议,希望顺王答应。”
他伸出三根手指,提出了三个让使者脸色煞白的要求。
“第一,明日午时之前,解除京城内所有对药物、食盐等生活必须物资的封锁,让百姓有条活路!”
“第二,三日之内,将追赃助饷中劫掠百姓的财产,悉数归还!”
“最后,严格要求手下的将士,不得扰民,并严惩劫掠百姓的大顺兵,还京城一个安宁!”
“我的要求说完了,使者先生,你可以回去了!”
这三个要求,狠狠的说进了所有百姓的心坎里。
这哪里是接受册封?哪里是提要求?
这分明就是给李自成下达的最后通牒!
说完,陈墨直接转身走回南新仓。
头也没回的飘回一句话。
“这大印,我暂时收下了,你回去告诉李自成,他何时做到这三点,我们何时谈一谈这京城局势!”
“若是做不到……”
陈墨猛地回头,眼神中透出冷冷的寒意。
“那只能说明,他没有资格册封我陈墨!”
话音落地,全场死寂足足三息,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陈将军威武!陈将军霸气!”
“说的好!陈将军心系百姓,果然是天降神将!”
百姓们心中刚刚的失望和恐惧,在这一刻彻底消散,化作了对陈墨狂热的崇拜和拥护。
他们高喊陈墨的名字,挥动着手臂,声音震的整个南新仓都在微微颤抖。
大顺使者早已面无血色,他双腿一软,从木箱上摔了下来,发出一声惨叫,在手下的搀扶下,逃出了南新仓。
围观的一众大明官员,全都呆立当场。
只有李邦华,赞许的点了点头,心中对陈墨,多了一丝的……敬畏!
陈墨这个人,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一次次将大顺的杀招,变成对方双手奉上的“补药”。
这次,更是没有一句忠君爱国的口号,没有一句慷慨激昂的陈词。
只是轻飘飘的两句话,就把一场足以让自己身败名裂的危机,转化成了一场为全城八十万百姓换条活路的谈判!
陈墨,是真正的心怀天下之人!
【叮!成功化解危机,稳固民心,奖励华夏国运值:】
【当前可用国运值:】
百姓的眼中,闪着泪光,闪着重新找到依靠和希望的光芒。
沸腾的人群中,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书生,身体激动的微微颤抖。
他是那日在朝阳门下,亲眼见证玄甲兵悍不畏死,为百姓开启生命通道的百姓之一,名为方一文。
他热泪盈眶,紧紧抓着身边另外一个激动不已的同伴。
“张兄,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这才是真正为民请命的好人,他不图虚名,不图官职,完全是为了给我们这些草芥小民寻一条活路啊!”
他身边的张兄连连点头,激动的说道。
“没错,闯贼只知劫掠,陛下……唉!只有陈将军,才是真心把我们当人看!我张某这辈子,只认陈将军!”
方一文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远远看着陈墨的背影,心中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此等人物,若不能主理天下,实乃我华夏之大不幸!我等岂能坐视英雄孤军奋战?”
当晚,方一文回到家中,点亮蜡烛,开始给那些和他一样,对大明、大顺同样失望的同道中人写信。
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近日的所见所闻,描绘了陈墨那超越一切的王者气度!
“……其心不在一家一姓之兴亡,而在天下万年之续存。此绝非人臣,乃天命所归之主也!我等身逢乱世,幸遇明主,若不倾力辅佐,他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于地下?”
陈墨都没有想到,京城之中,十几个来自各个行业,颇有一些声望的人聚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神秘的组织。
他们其中,不乏读书人,商人,甚至还有江湖侠士……
没有繁琐的仪式,也没有任何教条约束。
只是都在心中,立下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辅佐陈墨,重安天下!”
他们把这个组织称之为,“墨门”!
从他们成立开始,就开始利用各自的人脉和渠道,在民间自发的帮助陈墨搜集情报、传播陈墨的事迹,悄无声息的暗中发展。
……
议事厅内,崇祯得到了另外一个让他焦头烂额的消息。
他甚至都没心情去考虑陈墨刚才的行为,是不是又在宣布自己不会忠于大明。
李自成,宣布祭天,即将正式登基!
喜欢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