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衙门外的石狮子还沾着晨露。
左侍郎赵伦、右侍郎钱穆已穿着整齐的绯色官袍,站在台阶下等候。
两人时不时抬头望向街口,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新上任的吏部尚书王琼,可是陛下亲自选中的人,他们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位“治漕河毫厘不差”的能臣。
不多时,一辆青布马车停在衙门外。
王琼穿着崭新的尚书官袍,从车上下来。
他昨晚在官驿歇了一夜,精神好了许多,只是眉宇间还带着几分严谨。
赵伦、钱穆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下官赵伦\/钱穆,见过王尚书!恭迎尚书大人履新!”
“两位侍郎客气了。”
王琼扶起他们,语气平和。
“今后吏部的事,还要靠两位多协助,咱们一起把差事办好。”
“不敢当!尚书大人有任何吩咐,下官们定当全力以赴!”
两人齐声应道,引着王琼往吏部大堂走。
穿过仪门,堂内的官吏们早已列队等候。
见王琼进来,齐齐躬身。
“参见王尚书!”
王琼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都免礼吧。”
“本职刚到任,许多事还需熟悉,今日先各司其职,下午咱们再议具体事务。”
“遵尚书大人令!”
官吏们散去,赵伦、钱穆领着王琼往尚书值房去。
值房宽敞明亮,案上已摆好了厚厚的文书。
有历年的官员考核册、地方官任免档案,还有今年的税银核对账册。
“尚书大人,”
赵伦指着案上的文书,躬身道。
“这些是吏部的核心资料,从弘治元年到正德元年的官员考核、任免记录都在这儿,还有各地上报的官吏政绩册,您先看看,有不清楚的地方,下官们再随时禀报。”
“辛苦两位了。”
王琼点点头,走到案前坐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考核册。
正是正德元年的京官考核记录。
他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顺天府知府刘焕,考核等级:优”,下面还附着评语:“治民有方,税银足额,堪称能吏”。
王琼皱了皱眉。
他在河南任上时,曾听人说顺天府去年税银有“漂没”,怎么到了考核册上,倒成了“税银足额”?
他继续往下翻,越看心里越沉。
永平府同知张谦,明明有百姓举报他贪占赈灾粮,考核册上却写着“赈灾有功,民心归附”。
甚至连去年被御史弹劾“收受贿赂”的兵部主事李达,考核等级也是“良”。
“两位侍郎,”
王琼放下考核册,声音里带着几分凝重。
“这本考核册,是按什么标准评定的?顺天府的税银漂没、永平府的赈灾粮贪占,这些事怎么没在评语里提?”
赵伦、钱穆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几分难色。
钱穆犹豫着开口。
“尚书大人,这些考核……是去年马尚书离任前,按惯例由各司汇总评定的。”
“至于那些举报,有的查无实据,有的……有的是地方官之间的误会,所以就没写进评语里。”
“误会?”
王琼拿起另一本地方政绩册,翻到永平府那一页,指着上面的“赈灾粮损耗三成”,语气沉了些。
“三成损耗?赈灾粮乃救命粮,寻常运输损耗不过半成,三成损耗,这也是误会?”
“还有顺天府的税银,账面比实际入库多了五千两,这又怎么解释?”
赵伦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
“尚书大人,不瞒您说,这些‘损耗’‘漂没’,其实……其实是有些官员的‘常例’。”
“地方官往上缴银粮时,总会多报些损耗,京官考核时,只要不是太过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毕竟都是官场惯例。”
“惯例?”
王琼猛地拍了下案,考核册都震得跳了跳。
“为官者,当以百姓为重,以国法为纲,什么时候贪占民脂民膏成了‘惯例’?”
“陛下昨日跟我说,先帝爷吏治有些糊涂,我还以为只是些许松弛,今日看来,陛下是嘴下留情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吏部院墙,心里满是愤怒。
这些官员,拿着朝廷的俸禄,却贪赃枉法,欺上瞒下,甚至把贪腐当成“惯例”。
还有那些考核者,明知有问题却不揭发,这吏治,已经烂到根子里了!
“尚书大人息怒。”
钱穆连忙上前,小声道。
“这些事,马尚书在位时也想整顿,可牵扯的官员太多,有的还是勋贵举荐的人,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您刚到任,要不……先缓缓?”
“缓不得!”
王琼转过身,眼神坚定。
“越是牵扯广,越要查!”
“陛下把吏部交给我,不是让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让我整顿吏治,还大明一个清明!”
他重新坐回案前,快速翻阅剩下的文书,越翻越心惊。
贪腐、漂没、人浮于事的情况,比他想象的更严重。
有的官员常年不到任,却照拿俸禄。
有的地方官把亲信安插在重要职位,形成小圈子。
甚至还有人在考核时买通各司,篡改等级。
更讽刺的是,这些有问题的官员,大多被评为“优秀”“能吏”,真正清廉能干的,反而考核等级不高。
王琼把有问题的文书一一挑出来,堆成厚厚一摞,上面用红笔圈出关键问题。
忙活了一上午,他连早饭都忘了吃,直到小吏送来午饭,才发现日头已经过了正午。
“两位侍郎,”
王琼放下笔,拿起官帽戴在头上。
“这些有问题的文书,你们先保管好,不许任何人动。”
“我现在要去暖阁见陛下,把这些情况禀报给陛下,咱们下午再议整顿的事。”
“遵尚书大人令!”
赵伦、钱穆连忙应道。
王琼整理了一下官袍,拿起挑出来的几本关键文书,快步走出值房。
吏部的官吏们见他神色凝重,手里还拿着文书,都不敢上前搭话,只能看着他快步走出衙门,坐上马车,往皇宫的方向去。
马车内,王琼捧着文书,心里满是沉重。
他不知道陛下听到这些情况会是什么反应,但他知道,整顿吏治的路,绝不会好走。
可就算再难,他也要走下去,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不辜负大明的百姓。
马车很快到了皇宫门外,王琼下了车,拿着文书,快步往坤宁宫暖阁走去。
守门的小太监见是他,连忙进去通报,不多时就出来说。
“陛下让您进去。”
王琼深吸一口气,推开暖阁的门,见朱厚照正坐在案前看奏折,连忙躬身行礼。
“臣王琼,参见陛下!”
喜欢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