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主动递上诗稿。
凤姐露出讶异神色。
贾母与王夫人俱感意外。
这株枯萎的落梅竟重新绽放生机。
其实李纨本性就带着几分慧黠。
况且。
若能刊载于报章。
岂不比闺阁自娱更有意义?
她暗想:至少能让数十读书人得见吧?
并非她眼界狭隘。
实在未曾亲见报纸模样。
然读书人传阅已令她欢欣鼓舞。
女子的诗作能公诸于世。
确非易事。
除她之外。
探春、黛玉皆才情斐然。
她们立刻会意李纨的激动。
同样渴望将诗作示人。
......
两人亦趋前相求:请铭哥哥品鉴我的诗稿。
我需时日默写旧作,皆是扬州时期的笔墨。
黛玉轻声道。
即便才情 ** 的迎春。
这二木头性格怯懦。
不擅诗词,总在诗谜酒令 ** 错。
也不过是相较而言。
林黛玉、探春和李纨虽未必出众,却仍胜过常人。
元春省亲时,题咏大观园后,命众姊妹各题一匾一诗,许众人自由发挥,只求不负此景。姐妹们略作思索,便纷纷成诗。
贾妃逐一翻阅,首篇便是迎春之作。她所题匾额“旷性怡情”,恰似其懦弱性情,凡事不计较的写照。此诗内容空洞,直白浅露,毫无新意,正如其为人平庸无奇。
首句“园成景备特精奇”,近乎套用元春“诸景备”“建来精”之辞;次句“奉命羞题额旷怡”稚拙直白,仅重复匾额之意;“谁信世间有此境”仿元春“天上人间”之句,却更乏文采;末句“游来宁不畅神思”与“旷怡”同义,短短四句重复三次,足见才思贫瘠。
此诗拙劣,却极符迎春之性,可谓“二木头”活现。
贾铭评毕,迎春怯声问道:“铭哥哥,我可还行?”她肌肤莹润,相貌温婉,却天性懦弱,才情匮乏,对世事漠然。见她小心翼翼的模样,贾铭笑道:“自然可行。”
迎春欣喜却仍不敢声张,逆来顺受之态如故。贾铭心生怜意,柔声道:“日后有话直言便可,无须如此拘谨。”
迎春微怔,轻轻颔首:“嗯。”
依旧呆然顺从,似已习惯。
她心底泛起一丝暖意。
贾铭含笑道:但凡诗词文章皆可呈递,丫鬟们也可参与。入选者可登报领取润笔。
润笔?原本兴致缺缺的王熙凤眼波微动。这位八面玲珑的管家奶奶竟只对银钱格外留心——因她本就不通文墨。
说来蹊跷,同是名门闺秀,三春、黛玉、李纨俱是锦心绣口,偏这位王家大 ** 目不识丁。根子便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训上。王家教女颇有玄机:将王熙凤充作男儿教养,倒给了个正经学名,偏又从不教她识字读书。这可比林如海将黛玉作男儿教养却教她满腹诗书更令人称奇。
王家女儿多是如此:王夫人未出阁时原是个爽利性子,与杀伐决断的熙凤堪称一脉。如今虽整日礼佛,动辄打骂丫鬟的脾性,哪像读过书的?薛姨妈遇事便失了方寸,总要靠宝钗拿主意。
熙凤后来认得几个字,全赖当家理事时翻阅账册的磨练。若要她吟诗作赋,却是痴人说梦。贾铭打量着她,反倒觉得正是这几分粗陋,才炼就了这般鲜明性子:精明的、贪财的、无所忌惮的凤辣子,倒比那些满口诗书的更有生气。
王熙凤操持家务时,完全不受那些繁文缛节的约束,更不会被道德教条和因果报应之说捆住手脚,行事作风也不同于探春治家时那般讲究章法原则。
说到底。
凤姐向来不吃这套,她最拿手的就是用雷霆手段管束下人。
或者说得更直白些。
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只要见效,任何招数都使得出来。
这点倒是和贾铭不谋而合!
贾铭觉得两人骨子里是同一种人。
唯一的区别在于。
他生为男儿身。
而她是个裙钗。
......
......
见凤姐出言询问。
在座姐妹们都竖起耳朵等着听下文。
贾铭顺势解释道:确实如此。
凡是能登报的作品,无论是文章诗词,还是小说杂谈,统统都有酬劳。
不过稿酬分三六九等,具体说来,自然是作品越精妙,越能带动报纸销量,报酬就越丰厚。
他深谙空谈理想的弊端。
该给的润笔费绝不能含糊。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
【20
听闻贾铭这番办报的章程。
竟然还设有稿酬。
李纨、黛玉、迎春、探春几位姑娘顿时兴致更浓!
应该说——
热情愈发高涨了!
世上谁人不爱金银物?
除了宝玉那个不知生计艰难的纨绔。
就连李纨都想多攒些体己钱留给贾兰。
以贾母和王夫人的做派。
将来家产多半都要尽数归了宝玉!
她这个儿子。
虽是王夫人的亲孙子。
可若能分得些许薄产就算万幸。
按才取酬最是公道。李纨点头称是。
探春摩拳擦掌:我定要多写些上乘佳作!
黛玉先是欣喜,转而忧心:可这般发放稿酬,开支岂不过于庞大?铭哥哥,你这般岂不是要做赔本买卖?
贾铭笑着说道:“没关系,只要印刷数量足够多,总会有盈利的。”
他并未详细说明具体情况。
其实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报纸到底能赚多少钱。
不过在现代社会,销量好的报纸肯定是有利润空间的。
即便抛开报纸本身的销售收入不谈。
只要读者群体庞大,自然会有广告商愿意投放商业广告。
光靠广告收入也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对此,贾铭显得很有把握。
作为首创的商业报刊,盈利应该不成问题。
但赚钱并非他最关心的事情。
如果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
那当然是锦上添花。
即便亏本经营,他也完全不在意。
因为创办报刊的根本目的是掌握舆论话语权。
所以盈利与否并不是关键。
......
“好了,既然大家都明白了,有作品的就拿出来吧!”
“不论身份高低,只要内容质量达标就能刊登。这一期赶不上,还可以安排在下期或下下期!”
贾铭接着说道。
听到这话,最积极的李纨、探春和黛玉立刻表示:“无双伯...铭哥哥请稍候!我们马上回来!”
三人急匆匆起身回房取自己的文稿。
黛玉甚至准备找出几幅旧作。
反正即兴赋诗一首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好,我等你们。”
闲来无事的贾铭微笑着回应。
注意到丫鬟们正在窃窃私语,他又补充道:“我再说一遍,只要是自认为有才华能创作的,不论身份都可以尝试投稿。”
那些识文断字、擅长吟诗作对的丫鬟们顿时跃跃欲试。
不过她们都小心翼翼地望向贾母和王夫人。
贾母笑着打趣道:“瞧我做什么?连我这个老太婆都想写首诗呢。你们真有本事尽管去试试,还能给咱们荣国府争光呢。”
全程旁听的贾母暗自思忖:
要是连丫鬟的作品都能见报,
不正说明,
他们荣国府是真正的书香世家吗?
这可是件光耀门楣的好事。
况且这还只是好处之一。
其二,这样做能助贾铭一臂之力,正是拉近关系的好时机。
她自然没有推辞的理由。
王夫人呆坐如泥塑。
沉默不语。
她对贾铭心怀愤恨!
贾铭那样对待她的宝玉。
更别提他在她娘家闹得鸡飞狗跳,痛骂她长兄的事,她全都知道了!
恨不得将贾铭碎尸万段!
但——
她并非愚钝之人。
清楚在此地与贾铭撕破脸并无益处。
没见贾母都这般表态吗?
所以她暂且隐忍。
只是瞧见李纨、二春、黛玉等人如此积极。
她心底对她们也生出了不满。
最令她恼火的是——
贾宝玉竟也兴冲冲领着丫鬟往院里奔:等等我,我这儿诗词多的是!
他不在乎稿酬。
只图个名登报上。
见姊妹们这般热忱。
他兴致更浓了。
尽管厌恶贾铭,此刻却顾不得那些了。
罢了,横竖不是坏事,随他去吧。
王夫人暗叹。
压根没把这报纸当回事。
只当是消遣玩意儿。
不值一提。
反倒讥讽贾铭堂堂伯爵,竟捣鼓什么报纸。
装模作样罢了!
满心鄙夷!
根本不认为这报纸能成气候。
甚至觉得看报的人屈指可数。
撑死几十号人吧。
她暗自揣测。
......
贾铭接着与贾母闲谈。
话题多涉大乾风物。
毕竟贾铭到此界才三月有余。
大半时光又在行军打仗。
因此——
对此方天地的了解,着实算不上透彻。
怕是连深闺中的丫鬟都比不上。
大家围坐一起,程昱等人也侧耳细听。
贾母并未多想,便与众人闲谈起来。
话题多是贾母提起,旁人少有插嘴。
贾铭不时搭话询问。
程昱也偶尔接上一两句。
其中涉及不少权贵圈子的秘闻。
贾铭等人听得兴致盎然。
见众人听得专注,贾母愈发欣悦。
这般交谈持续了大半个时辰。
外出的人陆续归来。
李纨抢先一步!
果然还是她动作最快!
“好厚的册子,少说也有几十页呢!”
“不愧是李祭酒家的才女!”
贾铭瞧见她怀中抱着的诗稿,
含笑称赞。
他曾在朝堂见过李守中一面。
深知这位大人极重子女教养,族中无论男女皆习诗书。即便是女儿李纨,亦通晓《女四书》《列女传》等典籍。
这般想着,
忽记起李家还有位李婶娘。
膝下李纹、李绮皆是佳人。
名列金陵副册。
改日得寻机会见见。
喜欢红楼:退婚秦可卿?反手截胡贾珍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红楼:退婚秦可卿?反手截胡贾珍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