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抛出了第九题的第三个提示,内容带着一种跨越东西方的宗教联系:
【提示三:这两个国家,与洪秀全信仰同一个上帝。】
这个提示,让五个时空里的大部分普通百姓更加迷糊了。“上帝”?那不是洪秀全拜的神吗?难道海外番邦也信这个?这关联听着越发玄乎。
在道光时空的广东花县,郑仁坤(洪秀全)听到这个提示,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爆发出狂喜!
“洋兄弟!是朕的洋兄弟来了!”他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他们定是听闻朕在此处斩妖除魔,建立上帝天国,特地从远方来助朕一臂之力!烧了清妖的园子,还逼他们赔了款!妙极!妙极!”
他完全沉浸在“上帝次子”身份得到“国际声援”的幻想里,仿佛已经看到东西方的上帝子民联手剿灭清妖的盛大场面。
但这股狂喜没持续多久,一丝疑虑悄悄爬上了他的心头:“可是……他们既然打下了北京,为何不把江山交给朕?朕才是上帝钦命的真主!他们拿了银子就走……莫非……他们并非真心助我,也只是为了钱财而来?”这个念头让他兴奋的心情打了个折扣,隐隐觉得这些“洋兄弟”的行事,和他想象中的“神圣同盟”不太一样。
与洪秀全的幻想和百姓的迷糊不同,这第三个提示,像一记警钟,狠狠敲在了从康熙到道光这几位皇帝和他们的核心大臣心上!
“英圭黎(英国)!佛郎西(法国)!”几乎是同一时间,这几个国名在他们脑海中清晰起来。
他们或许闭关锁国,但并非对世界一无所知——
康熙接触过传教士,了解西方科技;
乾隆虽然傲慢回绝了马戛尔尼,但对英国的实力并非毫无概念;
道光正准备禁烟,自然清楚英国,对法国也有耳闻。
他们都明白,这两个泰西强国,主要信仰的就是“上帝”(基督教)!
“原来……是它们!”康熙倒吸一口凉气,脸色无比凝重。他终于明白了对手是谁,也瞬间懂了为什么对方战力强悍,行事却不像要夺江山的样子。
乾隆心头剧震,想起马戛尔尼使团那些精良的器械,之前的不屑化为了沉重的压力。“竟是英佛二夷……远隔重洋,竟能联手犯我京师……”
道光更是感到一阵无力,禁烟还没开始,就得知未来是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果然是它们……”
惊惧之余,一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冷酷的权衡也开始在他们心中升起。
“他们……更在意做生意、挣钱……”康熙迅速抓住了关键,“看来,他们并非真要朕的江山,否则不会收了银子就退兵。所求者,利也!”
乾隆也反应了过来:“是啊,若要江山,洪秀全那般才是正理。他们既只为财货,反倒……有周旋的余地。”想到那“一千六百万两”的巨额赔款,似乎也不那么难以接受了,毕竟能用钱解决而不动摇国本(皇位)的麻烦,对统治者来说,或许是最“划算”的。
道光更是深有体会,鸦片战争后的条约,不也正是如此?
一旦想通了敌人的本质和目的,之前觉得荒谬的丁选项(恭亲王奕欣大义凛然,逼退敌军),此刻在他们心中也有了新的解读。
“看来,老六(奕欣)在京,并非空谈,怕是摸清了此二夷贪利的本性,与之周旋,才能以较小的代价(尽管一千六百万两已是巨款)赎回北京,保全宗庙?”道光心里琢磨,对儿子奕欣的评价不禁提高了几分。“若真如此,给他一个铁帽子王……似乎也并非完全说不过去。”
这一刻,大清的最高统治者们在巨大的屈辱中,找到了一种基于现实政治的、无奈的“安慰”。
天幕抛出了第九题的最后一个提示,将时间线再次前推,揭示了那场北京之祸更深层的诱因:
【提示四:这两个国家,早在道光时期就与大清签有条约。此次兵临北京,是以条约到期需续约为借口,趁大清深陷内战(太平天国),意图攫取更大利益。】
这个提示,如同揭示了潜藏的冰山,让不同时空的人们,尤其是道光时空的当事人,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道光时空,养心殿内的旻宁皇帝,听到这个提示,脸色瞬间惨白!
“道光时期……签有条约?!”他心头一沉,迅速回忆。他自认登基以来,勤政节俭,虽知洋人滋扰海疆,但何曾与英、法正式签过条约?!“难道是……将来必会发生之事?”
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若天幕所言是未来必然,那岂不是说,在他的统治下,大清将会被迫与这些西洋强国签订城下之盟?而这份条约,还将成为未来对方兵临城下的借口!
更让他恐慌的是“趁大清深陷内战”。这意味着,未来那场席卷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叛乱,竟成了洋人趁火打劫的时机!内忧外患,竟如此残酷地交织!
他的目光投向了林则徐。他正准备派这位能臣去广州厉行禁烟!可如果英国真有打到北京的实力,那此刻的强硬举措,会不会就是未来祸端的导火索?会不会提前引爆那个“条约”的签订,甚至招致更猛烈的报复?
“打草惊蛇……”道光脑海中闪过这四个字,巨大的无力感和进退维谷的困境将他紧紧包裹。禁烟,是为了国体民生;可若因此提前引来无法抵御的强敌,导致社稷倾危,这责任……他如何承担?是坚持原则,还是暂避锋芒?道光的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
而在广东花县,洪秀全最初的狂喜和疑虑,在听到第四个提示后,彻底转化为了熊熊怒火!
“什么?!条约?趁我天国与清妖打仗,去逼清妖续约,好多拿好处?!”他猛地一拍桌子,气得浑身发抖,“朕还当他们是来助朕诛灭清妖的洋兄弟!却原来是趁火打劫的豺狼!与那清妖都是一路货色,只认得金银!”
他越想越气,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他们若是拿了清妖的钱,会不会调转枪头来打朕的天国?清妖若给了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是不是就会帮清妖来对付朕的上帝子民?!”
巨大的背叛感淹没了他。他自觉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这些同样信奉上帝的西洋人,不来朝拜辅佐他也就罢了,竟然还和“清妖”做交易,甚至可能成为他的敌人!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洪秀全胸口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愤恨的光芒,“下一次,等朕梦中觐见天父上主皇上帝,定要好好禀明!让天父他老人家降下神罚,好好教训英法这两个陷入迷途、背弃真道的妖兄弟!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上帝真正的选民!”
而对于努尔哈赤这个时空,这个提示带来的更多是对“条约”概念的陌生和对局势复杂的感叹。
“条约?类似盟书?”
“到期续约还能当开战借口?闻所未闻!”
“趁着别人内乱逼签新约……这海外番邦,行事竟如此……精明(或狡诈)?”
他们无法像道光那样感同身受,但也能窥见未来大清所处环境的险恶。敌人不仅船坚炮利,更精通利用规则和时机,步步紧逼。这比面对一个单纯想改朝换代的对手,似乎更加棘手和憋屈。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