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渊市区的星级酒店,采矿场的喧嚣与煤尘仿佛就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舒适静谧的环境让林淼紧绷了近十天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他预缴了两天的套房费用,决定给自己一个短暂的休整期,同时也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规划下一步至关重要的西部之旅。
房间内的书桌看着很结实,但他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取出那套家用服务器组。在酒店环境下,服务器全速运行的巨大噪音和异常耗电量的确太过惹眼,他可不想因为这种原因被蜀黍上门“查水表”。他叹了口气,从空间里取出了那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
开机,连接酒店稳定的wi-Fi。他运行了简化版“灵鹊”AI模型终端界面。蓝色的命令行光标闪烁,林淼深吸一口气,输入了早已深思熟虑的搜索指令:
【搜索范围:柴达木盆地边缘山区】
【核心要求:】
1. 【远离主要人群聚居区】(距离最近城镇>50公里)
2. 【地质结构稳定】(历史地震记录≤5级,不在主要的活跃地址断裂带上)
3. 【海拔高度】:2800米以上。
4. 【附加考虑】:潜在水源,隐蔽性好。
点击【开始运算】。
笔记本电脑的风扇轻微地响了起来,开始搜索网络数据和内置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筛选分析。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林淼没有干等着。他拿起pad,打开了卫星地图应用。
“也不能啥事都指望AI,以后没网了,这些基本功还得靠自己。”他自言自语道,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放大。
广袤的西部地貌在屏幕上展开,大片大片的土黄色、浅褐色是戈壁和沙漠,深褐色和灰色的是山脉,偶尔能看到一些绿色的斑点,那些应该是依靠冰川融水或地下水存在的城镇,他的目光在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公路巡弋,重点关注那些标注出来的乡镇和道路网络。
看着看着,他突然一拍脑袋:“对了,到了那种地方,手机信号肯定是时有时无,甚至完全没有。地图必须离线下载!”
他立刻操作起来,将整个海西州,尤其是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脉北麓的巨大区域,全部加入了离线下载列表。网络的下载速度很快,但需要下载的地图数据量极其庞大,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
这时,笔记本电脑发出了“叮”的一声轻响,简化版“灵鹊”已经完成了计算。
“啧,电脑还是比人脑快啊。”林淼感叹了一句,放下pad,坐回电脑前。
屏幕上列出了分析报告摘要:
【地理选址简要分析报告】
· 方案A:纯地下庇护所
推荐区域: 柴达木盆地中心区域偏东地区。
优势: 地质结构极其稳定,深处内陆盆地核心,受周边地质活动影响最小,隐蔽性极佳。
劣势: 极端干旱,地下水极深,开采困难;地表无任何依托,出入口设计、及后期维护难度极大;环境极端荒凉,离道路远,建设物资运输距离远。
建议考察起点: 格尔目市,但是需开车深入盆地腹地戈壁滩,直线距离超300公里。
· 方案b:地下+地上复合结构庇护所
推荐区域: 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阿尔金山脉南麓丘陵地带。
优势: 地质稳定,海拔近3000米,靠近山区潜在水源略优于盆地中心;有一定地形起伏利于隐蔽;可依托山体或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地上结构暴露体积和施工量;距离现有交通运输线相对较近。
劣势:暴露风险略高,考验设计;仍需解决可持续水源问题;施工物资运输距离仍较远。
建议考察起点: 花土勾镇,邻近海西邙涯机场,可作为前进基地和物资中转站。
林淼仔细阅读着报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纯地下的堡垒听起来很诱人,安全系数似乎最高,但一想到在数百公里无人区的地下堡垒在建设时,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设备故障、工程队物资补给困难等,他就觉得风险太大。而且,出入口的设计,在一望无际的平坦戈壁滩上,几乎无法做到真正隐蔽。
“还是地上加地下吧。”他很快做出了决定,“至少工程材料运输方便,即使极端情况下,地上部分哪怕被毁了,只要核心地下区域完好,也有生存和修复的机会。对,就这样。”
他拿起pad,将地图定位到报告推荐的区域——花土勾镇。放大后,看到了旁边那个标注着的“海西邙涯机场”。镇子不大,在卫星图上看起来像是一些积木块散落在黄褐色的土地上,但几条主要道路和零星的企业厂房清晰可见。机场则更小,跑道在广袤的戈壁上显得细长而孤单。
他切换到购票App,输入出发地“太渊市”,目的地“邙涯机场”。果然,没有直飞航班。经过一番筛选,他选择了一个中转两次、总时长接近8小时的航班组合。支付成功后,机票确认信息很快发到了手机上。
搞定交通,下一个问题浮上心头:庇护所的具体结构该怎么设计?
他回忆起那半个多月的网络建筑课程。如果只是挖个大坑,然后像盖房子一样在里面浇筑一个地下堡垒,再在上面建个不起眼的小房子作为入口和掩护,这样可行吗?
“不行,”他很快自我否定,“太显眼了。在那种荒凉的地方,凭空多出一个小房子,反而更引人注目。而且如果遇到超级地震,地表结构太脆弱……”
他又想到依山而建,将主体结构嵌入山体。“但报告说推荐区域是山前丘陵,而不是陡峭的山脉。那些土山包的稳定性肯定不行,恐怕还不如人工浇筑的钢筋混凝土,那如果是岩石山呢?”
想了半天,各种方案似乎都有优点,但同时缺陷也有,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的短板暴露无遗。他感到一阵烦躁,索性不再空想。“算了,到了地方实地看看再说,现在凭空想象都是纸上谈兵。”
他决定出门走走,换换脑子。太渊市作为能源重镇,虽然空气质量一般,但夜晚的烟火气息却很浓厚。
刚穿上外套,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拿出来一看,是赵伟发来的微信消息。
“老板,货已收到,十几箱呢,好家伙真够沉的!已经按照您吩咐的,全部堆在仓库中间那几个托盘上了,然后用加厚防水布盖得严严实实。”下面还附了一张照片。
林淼回复:“好的,辛苦小赵了。门锁好就行。”
“没问题老板,锁了两把锁呢,哈哈,保证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这小子……”林淼看着回复,摇头笑了笑,心情轻松了不少。硬盘组到手,意味着他未来的信息存储核心有了保障。
接下来的两天,林淼彻底放松了自己。他像一个真正的游客一样,穿梭在太渊市的大街小巷。去热闹的夜市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羊杂割、刀削面和油炸糕;逛了周末的大集,看着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和摩肩接踵的人群;也去了几个着名的景点,虽然游客不少,但他更专注于观察那些古老的建筑结构,试图从中汲取一些关于坚固和持久的灵感。他还抽空去最大的超市和户外用品店,补充了一些零食、饮料和一件更防风沙的冲锋衣。
他甚至特意去了一家大型书店,购买了几十本关于地质学、建筑设计、太阳能和风能系统、地下水勘探,甚至是一些关于植物温室和应急医疗的书籍。知识就是力量,尤其是在未来可能无法随时获取新知识的情况下。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出发的日子到了。一大早,林淼办理了退房手续,打车前往太渊机场。他的那辆新吉普车,早已在无人注意时被收进了玉符空间,这可比任何机场长期停车场都安全可靠。
航班一路向西。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逐渐变为连绵的雪山草甸,最终被无边无际的土黄色戈壁和沙海所取代。广阔无垠的大地,苍凉而又壮美,人类活动的痕迹变得越来越稀疏,如同画布上偶尔点缀的细小斑点。
经过两次中转,最后一次登上前往邙涯机场的小型支线客机时,机上的乘客已经寥寥无几。当飞机开始下降高度,准备降落在海西邙涯机场时,夜幕已然降临。
透过舷窗向下望,只能看到下方一片漆黑,几乎没有光亮,唯有跑道两旁的指示灯在无边的黑暗中勾勒出一条孤寂的引导线。飞机平稳着陆,滑行在粗糙的水泥跑道上,发出隆隆的声响。
走出稍显简陋的舱门,一股干燥而清冷的空气瞬间扑面而来,带着明显的尘土气息。四周漆黑一片,只有机场建筑投射出有限的灯光。所谓的候机楼,确实只是一个二层小楼,墙上“海西邙涯机场”几个字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单调和孤寂。
“还真是偏僻……”林淼低声自语,拎着简单的随身行李,跟着零星几个乘客走出机场。一辆破旧的机场大巴等在外面,似乎是唯一通往镇上的公共交通。他没有上车,而是站在路边,深吸了一口这清冷而陌生的空气,放眼望去,镇子的方向只有稀疏的星星点点的灯光,仿佛随时会被周围的巨大黑暗所吞噬。远方的地平线模糊不清,与深邃的夜空融为一体。
他拿出手机,打开离线地图,定位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地图显示,在机场和花土沟镇的另一侧,不远处有一个湖泊的图例标注。“湖?”他有些意外,在这极度干旱的地方,湖泊显得格外珍贵。他记住了这个湖的位置,打算明天有空的话去看看。
机场大巴开走了,周围迅速恢复了寂静。林淼叫了一辆在机场外趴活的私家车,谈好价格,前往花土沟镇上他提前预订好的酒店。
车子在黑暗中行驶,路况不错,是新修的柏油路,但路灯稀疏,两旁是看不到任何细节的旷野。大约十几分钟后,前方出现了更多的灯光,一些低矮的建筑轮廓浮现出来,花土沟镇到了。
镇子比林淼想象中要规整一些。主要街道两旁有一些办事处、银行、小超市、餐馆和旅馆,但行人极少,车辆也寥寥无几,透着一股地广人稀的冷清感。他预订的酒店是镇上看起来最好的一家,但正如他所料,外部装修和内饰与内地的酒店相比差距明显,带着一种能用就行的风格。不过前台服务员态度很热情,房间也足够大和干净,最重要的是价格确实便宜,套房一晚才三百出头。
办理入住后,林淼并没有立刻休息。他借口出去买点东西,背着包,在镇上看似随意地溜达了一圈。他需要找一个没有监控、足够黑暗和安静的角落。
很快,他在镇子边缘一条废弃的小路尽头找到了理想地点。四下无人,只有风声掠过空旷的原野。他集中意念,那辆熟悉的黑色吉普车瞬间出现在了空地上。检查了一下车辆状况完好,油箱也是满的,他这才上车,发动引擎,将车开回了酒店,停在了停车场一个不算起眼但方便出入的位置。
回到房间,连续奔波带来的疲惫感终于涌了上来。他快速冲了一个热水澡,洗去一身风尘和疲惫,然后将自己扔进了虽然不豪华但足够柔软的大床上。窗外是无比静谧的夜,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吠声,反衬出这里的空旷与安宁。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开始勾勒未来庇护所的蓝图,带着对未知的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渐渐沉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阳光早早地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进来。林淼醒来,感觉精神恢复了不少。酒店提供的早餐很简单,就是粥、馒头、咸菜和鸡蛋,但他吃得很满足。
退房前,他先去了一趟镇上最大的超市。购买了整整五箱矿泉水、压缩饼干、牛肉干、巧克力、方便面、自热米饭等耐储存的食品和饮料,几乎塞满了吉普车的后备箱和后座的一半空间,还有两个加满了油的备用油箱,这些是为可能进行的野外无人区穿越做准备,有备无患。
按照计划,他今天要开车向北,朝着阿尔金山脉的方向,去那些人烟稀少的多山区域实地勘察。但又不能花土勾镇和道路太远,不然大型运输车及重型工程车辆进不来施工就比较麻烦了。
设定好导航,他先沿着G315-G0612国道开了一段。柏油路面平整,但车辆稀少。很快,他按照地图指引,拐下国道,驶上了一条县道。路况开始变差,柏油路变成了水泥路,然后又变成了砂石路。
最终,当他按照卫星图的指示,转向一条几乎看不出路形的土路,真正驶入戈壁滩时,巨大的挑战开始了。车轮下是松软的沙土和砾石,路面起伏不定,遍布坑洼。吉普车强大的悬挂避震此时发挥了作用,车后卷起一条长长的土黄色烟尘,如同一条咆哮的土龙,而林淼在车内基本上感受不到多强烈的震动。
林淼双手紧握方向盘,全神贯注地躲避着较大的坑洞和锐利的岩石。四周的景象变得无比单调和苍茫,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零星分布着耐旱的骆驼刺和芨芨草。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土黄色和赤褐色山丘,山势平缓,缺乏植被,露出大片大片的岩层和沉积物。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毫无遮挡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土味。
他时不时停下车,爬上车顶,拿出高倍望远镜观察四周的地形,并记录下感兴趣的坐标点。他特别注意那些背靠岩石内核+泥土覆盖的山丘、可能比较坚固且易于挖掘和隐蔽的地点。
开了大半天,深入无人区估计已有几十公里,除了偶尔看到的野生动物足迹外,毫无人类活动的痕迹。他准备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时,极目所至,都是地平线的热浪波纹。他举起望远镜调整焦距,观察远处的群山,似乎也都一个样。
林淼快速吃完饭后,重新发动汽车,朝着远处阿尔金山的山脉入口处驶去,尘土继续飞扬,吉普车在颠簸中顽强地前进,逐渐靠近阿尔金山。
喜欢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