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对于已然挣脱其束缚的存在而言,失去了线性的锋利,变得如同缓慢流淌的熔金,厚重而充满塑造力。又一个十年,在帝国永不停歇的齿轮啮合声中,悄然滑过。
这二十年,足以让一代在帝国全盛时期诞生的“新帝国人”彻底成长起来。他们从出生起,便沐浴在“永恒炉心”带来的无限能源光辉下,视“灰潮”构建的无尘城市为自然,将全息教育网络中灌输的帝国荣耀与科学真理视为天经地义。他们健康、强壮、受过顶级教育,对两位不朽的女皇怀着近乎本能的崇敬,对帝国的力量抱有绝对的信心。他们是帝国这具庞大躯体中最新鲜、最活跃,也最顺从的血液。
狼吻堡深处,一间并非用于议政,而是专属于德克萨斯的静室。这里没有窗户,只有四壁流淌着的、如同液态星辰般的微光,那是帝国核心数据流的可视化呈现。房间中央,悬浮着一副并非实体、由纯粹能量勾勒出的金色棋盘。棋盘之上,并非传统的国际象棋或任何一种已知棋类,棋子形态各异,有的如微缩的星舰,有的如旋转的星云,有的则仅仅是抽象的光点,它们代表着帝国的疆域、资源流向、科研进度、乃至……更宏观的战略布局。
德克萨斯独自站在棋盘前,银灰色的长发披散,身着简约却极致裁剪的深色常服,将她冰冷威仪衬托得愈发内敛而深邃。她的灰色眼眸,倒映着棋盘上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棋局,仿佛有亿万条因果线在其中交织、延伸、断裂又重生。
她的指尖,轻轻拈起一枚代表“星舰先遣舰队”的、散发着微弱蓝光的棋子。这枚棋子造型简洁,线条流畅,蕴含着远航与探索的意象。在过去二十年的推演中,这枚棋子已经在棋盘象征的“近泰拉星域”反复移动、测试,模拟了无数种可能遭遇的 scenario。
今天,这枚棋子的落点,不再局限于那片熟悉的星图。
德克萨斯的指尖稳如磐石,带着一种仿佛能凝固时间的决断,将棋子轻轻落在了棋盘边缘,一片此前始终被混沌迷雾笼罩的、代表“未知星域”的区域。
“落子。”
她唇间吐出两个音节,平静无波,却如同在寂静的宇宙真空中敲响了一记洪钟。
没有激昂的宣告,没有万众的欢送。就在德克萨斯指尖离开棋子的瞬间,在远离泰拉重力井的深空,在已然成为帝国星际工业心脏的“锻炉之星”轨道船坞旁,一支由十二艘星舰组成的先遣舰队,接到了来自狼吻堡最深处的、最高权限的指令。
为首的旗舰,正是帝国“星炬”计划的首批成果之一,“远征级”探索舰的首舰——“开拓者”号。它并非“孤月”或“长夜”那样强调武力的庞然大物,其设计更注重续航、科研适应性与未知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流线型的舰体覆盖着能吸收多种辐射与能量冲击的新型复合材料,巨大的聚变推进器阵列在真空中喷吐出幽蓝色的、调整到巡航功率的等离子尾焰,舰身各处,隐约可见处于休眠状态的“灰潮”模块单元,如同等待唤醒的鳞片。
随着指令抵达,“开拓者”号及其护航舰只的导航核心被激活,预设的、通往数个光年外一个经过初步观测、可能存在资源丰富小行星带或宜居行星的星域的航线被最终确认。巨大的能量在舰体内部汇聚,空间曲率引擎开始低沉的预热嗡鸣,在舰船周围的空间,开始产生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妙扭曲。
下一刻,十二点幽蓝的光芒在漆黑的绒布上猛地一闪,如同被无形之笔划过的墨痕,瞬间拉长,然后彻底消失在常规观测的视野中。只留下被扰动的空间引力波,如同石子投入池塘的涟漪,向着宇宙深处扩散而去。
帝国的第一批星际战舰,启航了。它们的任务明确而艰巨:在无垠的宇宙中,寻找、勘探并确认可供建立首个大型星际中转站、乃至未来殖民地的合适地点。这是帝国迈向星海的第一步,坚实而冷酷,如同德克萨斯落下的那枚棋子。
与此同时,在泰拉本土,帝国的科研引擎并未因星际远征的启动而有丝毫减速。相反,它进入了又一轮更加激进、更加指向未来的研发狂潮。可控核聚变的完全成熟,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物理学殿堂的大门,门后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无数可能性。
帝国科研部,这座如今规模堪比旧时代一座大都会的庞大机构,其核心区域,永远笼罩在一种混合了极致理性与疯狂想象的能量场中。在这里工作的,是帝国筛选出的最顶尖的头脑,他们中的核心成员,早已接受了与双狼类似的、基于“灰潮”技术和基因层面优化的“永生手术”。时间,对他们而言,只是用于思考和验证的工具,而非法则的枷锁。
新一轮的研发,围绕着几个核心方向展开:
1. 生命形态的终极进化: 在确保了肉体近乎永恒的存在后,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意识本身。名为“意识上传与数字化永生”的绝密项目,正在尝试突破生物学最后的壁垒——将记忆、人格、思维模式彻底数据化,脱离脆弱的生物载体,存在于由“灰潮”神经网络和聚变能源共同构建的、理论上永不崩溃的“灵魂熔炉”之中。这被视为对抗任何物理意义上毁灭的终极保险,也是帝国核心阶层迈向“绝对不朽”的终极阶梯。当然,这其中涉及的伦理悖论和存在哲学,在帝国“效率至上”的纲领下,被简单地归类为“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 时空的掌控者: 曲率航行技术虽然已经初步实现,但其效率、安全性以及对空间结构的长远影响,仍是研究的重点。“时空褶皱稳定化”项目旨在减少航行中对时空的创伤,并探索建立永久性“星门”或“虫洞”的可能性。而更前沿的“时间膨胀场可控应用”研究,则在理论上探讨如何主动操纵局部时间流速,无论是用于极端环境下的科学研究,还是……作为一种难以想象的战略武器。
3. 物质的重构法则: 基于聚变能源提供的近乎无限的能量,对物质本质的操控进入了新的层面。“宏观尺度物质重组”技术,目标是利用能量场和“灰潮”的引导,直接对行星级别的物质进行原子层面的拆解与重组,如同神之手般,将一颗荒芜的岩石星球,改造为适合生命居住的乐园,或者……直接将其转化为建造星舰和空间站的原材料。这已远超“工程”的范畴,近乎于创世与灭世的神力。
4. 信息的宇宙: 随着帝国疆域(无论是实际控制还是影响力范围)的急剧扩张,超光速通讯成为维系统治的命脉。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超距通讯阵列”正在紧张建设中,旨在建立一个覆盖未来帝国星域的、即时响应的信息网络。同时,“宇宙背景信息筛”项目,则试图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古老的信息载体中,挖掘可能存在的、来自远古文明或宇宙本身规律的信息碎片。
这些研究,每一项都足以颠覆旧有的宇宙观,其难度与风险也同样巨大。失败的报告时常在某些高度隔离的实验区内响起,偶尔甚至有整个研究团队因触及未知领域而“意外损失”的消息,被严格封锁在最高的保密层级之下。但在帝国无穷无尽的资源支持和永生者们近乎偏执的探索欲驱动下,进展依然在以惊人的速度积累着。
拉普兰德对于这些过于抽象和复杂的研究,兴趣始终有限。她更关心的是那些能立刻转化为战斗力的成果。她时常会出现在新型星舰武器的测试场,看着基于聚变能量的“日冕”炮将模拟标靶瞬间气化,或者视察搭载了“战术级灰潮吞噬者”的突击舰,如何像宇宙中的蝗虫般,将一颗废弃小行星在数小时内分解殆尽。
“这才像样!”她会拍着最新型号的舰载机甲的外壳,对陪同的、神情紧张的科研主管咧嘴笑道,“把那些软绵绵的理论,都变成能撕碎东西的力气!老子等着用它们,去会会星空里的‘硬骨头’!”
而德克萨斯,则是所有这些研发方向的最终决策者与资源调配者。她那颗仿佛与帝国核心处理器直接相连的大脑,能够同时处理来自先遣舰队的勘探数据、科研部的项目进展报告、内部社会稳定性分析、以及那副金色棋盘上不断演化的宏观战略。她清晰地知道,星际远征与前沿科研,是帝国这头巨兽新生的双翼,缺一不可。远征为科研提供新的素材、新的挑战和更广阔的空间;而科研,则为远征提供走得更远、征服更彻底的资本。
在“开拓者”号启航后的某个深夜,德克萨斯再次独自立于狼吻堡的最高露台。脚下,是已然运转得如同自然法则般精确的“神陨之城”,更远处,是遍布全球的、如同星辰般闪烁的聚变能源塔。天空中,不时有进行日常巡逻或运输任务的飞行器掠过,拖曳出短暂的光痕。
她的目光,却穿透了这一切,仿佛跟随着那支已进入曲率航行的先遣舰队,一同滑向未知的黑暗。灰色的眼眸中,没有激动,没有彷徨,只有一片冰冷的、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恒定的深邃。
她知道,棋子已经落下。帝国的车轮,正式碾入了星海的沙盘。等待她们的,可能是无尽的资源,可能是新的盟友,也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威胁。但无论如何,这都将是她与拉普兰德,这对已然不朽的双狼,为她们永恒的帝国,谱写的下一章。
风,依旧微凉,却仿佛带来了来自星海彼岸的、更加浩瀚而冰冷的气息。
喜欢过往如月光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过往如月光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