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除夕。
一大清早,王府上下便彻底忙碌起来。鞭炮声从四面八方零星响起,愈发烘托出年节的喜庆。
王老抠穿上了簇新的暗福纹绸缎袍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由福伯陪着,在前院正厅亲手将祖宗的牌位擦拭干净,摆上丰盛的祭品,领着王大柱以及能到场的各位姨太太,恭敬地上香叩拜。烟雾袅袅中,王老抠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祈求祖宗保佑王家兴旺,儿孙平安之类。
祭祖完毕,府内的热闹更添了几分。下人们穿梭往来,贴桃符,挂年画,将早就备好的各色糕点、干果摆盘。大厨房里香气弥漫,煎炒烹炸的声音不绝于耳,准备着一年中最丰盛的年夜饭。
周婉娘统筹全局,指挥若定,将一应事务安排得妥妥帖帖。林红缨带着几个身手好的家丁,最后一次巡查府内各处的灯笼、烛火,确保安全无虞。芸娘和翠儿则领着丫鬟们,将她们亲手制作的、带有吉祥寓意的新式绣品作为小装饰,点缀在厅堂廊柱之间,平添几分巧思与雅致。梅香和秋菊也没闲着,除了检查府内常备的药囊,还特意用几种带有清香的药材制作了驱寒避秽的香囊,分发给众人。
王大柱看着这井然有序又充满生气的景象,心中一片安宁。他信步走到工坊,工匠们大多已放假归家,只留了几个老师傅和值守之人。工坊内安静下来,只有那些改良后的织机静静伫立,仿佛也在享受着难得的闲暇。他抚摸着冰凉的机括,心中盘算着开春后“复合梭”的试制和新一轮的技术提升。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王府内外所有的灯笼一齐点亮,霎时间灯火通明,映照着皑皑积雪,宛如琼楼玉宇。丰盛的年夜饭摆上了花厅的大圆桌,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琳琅满目,中间照例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团圆的多层糕饼。
王老抠坐在主位,满面红光。王大柱和周婉娘分坐两侧,其余各位姨太太依次落座,连苏静蓉也早早到来,安静地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福伯依旧在下首设席。
“又是一年了啊!”王老抠举起酒杯,感慨道,“今年咱家来了京城,经历了战事,也得了荣耀,不容易,但总算都挺过来了!来,为了咱老王家的团圆和兴旺,干了这杯!”
“干杯!”众人齐声响应,气氛热烈。
席间,众人说说笑笑,互相布菜。林红缨声如洪钟,说着护卫队训练时的趣事;芸娘和翠儿小声讨论着新想出的纹样;梅香和秋菊细心地为大家分盛暖身的汤羹;周婉娘则不时与王老抠和王大柱低语,安排着守岁的事宜。苏静蓉虽话不多,但唇角微弯,显然也融入了这温馨的氛围。
王大柱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暖流涌动。这是他穿越而来的第二个新年,这个家,这些女子,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举杯,郑重地对众人道:“这一年,辛苦大家了。王家能有今日,离不开任何一个人的努力。我敬大家!”
“敬相公!” “敬少爷!” 众人纷纷举杯,灯光下的一张张笑靥,比满桌的珍馐更为动人。
饭后,撤去残席,换上瓜果茶点,一家人移步到暖阁守岁。暖阁内地龙烧得旺,温暖如春。丫鬟们端上包着铜钱的金银小饺子,寓意来年财源滚滚。众人吃着饺子,说着吉祥话,等待着子时的到来。
王老抠年纪大了,精神不济,熬到亥时末便被福伯劝着先去歇息了。年轻人精力旺盛,依旧围坐在一起。林红缨提议行酒令,她不通文墨,定的都是些简单的规矩,倒也热闹。芸娘和翠儿拿出了新制的叶子牌,拉着梅香和秋菊一起玩。周婉娘和苏静蓉则坐在窗边,一边看着窗外零星升起的烟花,一边低声说着话。
王大柱没有参与游戏,他靠在软榻上,体内十成圆满的内力自行缓缓流转,耳中听着家人的欢声笑语,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力量感。
子时将至,外面的鞭炮声逐渐密集起来,如同沸腾一般。
“时辰到了!”林红缨第一个跳起来,兴奋地喊道。
众人纷纷起身,来到院中。福伯早已带着下人将长长的鞭炮挂好。王大柱接过福伯递来的香,亲手点燃了引信。
“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瞬间炸响,红色的纸屑漫天飞舞,硝烟味弥漫开来,象征着驱散邪祟,迎接新年。
与此同时,京城各处都响起了热烈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将整个夜空都映照得忽明忽暗。
鞭炮放完,众人回到暖阁,互相道着“新年安康”、“万事如意”。王大柱看着周婉娘、林红缨、苏静蓉、梅香、秋菊、芸娘、翠儿,她们脸上都带着守岁后的疲惫,但更多的却是对新年的期盼和喜悦。
“新的一年,我们会更好。”王大柱轻声说道,语气笃定。
“嗯!”众女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信任的光芒。
旧岁已除,新元肇启。王家的未来,正如这刚刚开启的新年,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而王大柱知道,他将带领着这个家,在这片古老的时空里,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喜欢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