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畔的火灾现场,焦黑的木料残骸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聂宪藩亲自带人查验,回报的结果是“火源不明”,但发现了疑似火油残留的痕迹。这绝非意外,而是蓄意纵火!目标直指皇帝寄予厚望的电力工程。
压力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箍在紫禁城的上空。溥仪深知,对手的目的不仅仅是破坏,更是拖延,拖延他科技强国的脚步,拖延他整合力量的时间。
“加快进度!工棚烧了就在原地重建!材料烧了就加倍采购!”溥仪在西苑格物院的偏殿内,对着负责发电机研制的几位工匠,语气斩钉截铁,“朕不管用什么办法,一个月内,朕要看到能发出电的模型!”
工匠们面露难色,其中一位年长者硬着头皮回道:“皇上,这‘发电机’原理高深,尤其是这绕制铜线圈,要求极高,既要绝缘,又要排列紧密,还要能在强磁场中高速旋转而不散架……奴才等愚钝,仿照洋人图纸试做了几个,皆不成功。”
溥仪走到工作台前,台上散落着失败的线圈、粗糙的磁铁和一堆断掉的铜线。他知道,理论是一回事,手工打造符合要求的零部件是另一回事。这个时代缺乏成熟的绝缘漆、精密车床和标准化生产。
他沉默片刻,拿起一块马蹄形磁铁,又捡起一段铜线。“如果……我们不追求大功率,先做一个最小的,只要能证明‘电’确实可以被制造出来呢?”
他让工匠取来一个木架,亲自上手,用最细的铜线,小心翼翼地手工绕制一个小巧的线圈,每一圈都用薄绸布仔细隔开。然后,他将线圈两端连接到一个从西洋传入的、极其珍贵的指南针式电流表上,最后,快速地将那块磁铁在线圈中心往复移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小的电流表指针上。一次,两次……当溥仪第三次快速移动磁铁时,那纤细的指针猛地颤抖了一下,极其轻微地偏转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角度!
“动了!指针动了!”一个眼尖的年轻工匠失声叫道。
虽然那偏转微乎其微,持续时间短暂,但这无疑证明了“磁生电”的原理在此刻、此地,由大清的皇帝亲手实现了!
偏殿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抽气声。工匠们看向溥仪的眼神,充满了近乎迷信的狂热与敬畏。这玄奥莫测的“电”,竟然真的被皇上如同驱使奴仆般,从一块磁铁和一圈铜线中“逼”了出来!
“看到了吗?电,并非虚无缥缈,它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驾驭!”溥仪放下磁铁,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高亢,“不要怕失败!就用这个方法,从小做起,逐步放大!线圈绕制不匀,就一遍遍练习!磁力不够,就想办法寻找更强的磁石,或者用电流反过来制造电磁铁!朕要的,不是一步登天,而是这第一步,必须稳稳地踏出去!”
“奴才等明白了!必不负皇上期望!”工匠们如同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虽然前路依旧艰难,但方向已然明确,希望就在眼前。
就在格物院内因为这“电磁初鸣”而士气大振之时,肃亲王善耆的府邸深处,一场密谈也在进行。
与善耆对坐的,不再是那个神秘的黑袍人,而是一位穿着考究长衫,戴着金丝眼镜,看上去像是一位斯文儒商的中年人。他手指间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语气不急不缓。
“王爷,关外的货,张雨亭已经收到了,他很满意。吴佩孚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儒商微微一笑,“至于京城里那些碍眼的小虫子,您放心,不会再有人打扰王爷的清静了。”
善耆眯着眼,打量着对方:“阁下手段通天,本王佩服。只是,皇帝小儿如今抓着格物院不放,弄出些奇技淫巧,终究是心腹之患。”
“奇技淫巧?”儒商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王爷,可曾见过能于千里之外瞬息传讯的‘奇技’?可曾见过不需牛马便能日行千里的‘淫巧’?皇帝所图非小啊。不过王爷放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越是急切,露出的破绽就越多。永定河那把火,不过是个开始。”
善耆身体微微前倾:“哦?阁下还有何妙计?”
“听说,皇上要建那什么……电报线?”儒商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这铁丝线要穿过直隶、山东、江苏,才能抵达上海。沿途山川阻隔,民情复杂,若是施工途中,出点什么意外,比如……材料被盗,民夫骚动,或者,某段线路莫名被毁……这工期,恐怕就得一拖再拖了。”
善耆眼中精光一闪,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明着对抗皇帝旨意可能引来麻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制造障碍,法不责众,足以让那电报网络变成空中楼阁。
“此事……操作起来,还需谨慎。”善耆沉吟道,心中已在盘算可以动用哪些地方上的关系。
“王爷门生故旧遍布天下,此事对您而言,不过举手之劳。”儒商放下茶杯,意味深长地看着善耆,“况且,这并非仅仅是为了给皇上添堵。这电报网络一旦建成,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将大大增强,届时,王爷您……还有诸位督抚,说话的分量,可就不比现在了。”
这话直接戳中了善耆,以及他所代表的许多地方实权派最深的顾虑。中央集权,损害的正是他们的利益。
“本王知道了。”善耆缓缓点头,算是接下了这个提议。
儒商满意地站起身:“既如此,在下就不多叨扰了。王爷静候佳音便是。”他拱手一礼,从容离去。
善耆独自坐在密室中,手指敲着桌面,眼神变幻不定。这突然出现的“盟友”,能量巨大,心思深沉,其所图恐怕绝非仅仅对付一个小皇帝那么简单。与虎谋皮,风险极大。但眼下,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而善耆并不知道,在他府邸对面一座看似普通的茶楼雅间里,聂宪藩手下最得力的干探,正透过虚掩的窗户,用单筒望远镜,死死盯着王府的侧门,将那名儒商离去的身影,以及其大致体貌特征,牢牢刻在了脑子里。
电磁的微光已经点燃,但围绕权力与未来的暗流,却更加汹涌。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