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站在盘古一号运输舰的主控舱内,手指在虚拟屏上划出一道道数据流,像是在弹奏一首无声的电子交响曲。他的钢笔悬在半空,笔尖微微颤动,像是在等待某种节奏的降临。
“重力扰动超出预期值3.7%,月球引力异常波动,传感器漂移,轨道误差——”
“我知道。”他打断了AI的冗长汇报,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钢笔敲击桌面,节奏像是某种密码,只有他自己听得懂。
腕表上的青铜星图仪微微发亮,那是父亲留给他最后的遗产。他摘下表盖,将星图仪的数据导入主控系统,开始手动校准轨道误差。
“用星图仪当导航仪?你是想上月球还是回唐朝?”苏芸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几分调侃,几分认真。
林浩没回头,只是继续调整参数,语气平静:“我母亲修复壁画时,用的是敦煌的星辰定位。现在不过是把坐标从墙壁换成了宇宙。”
苏芸站在他身后,指尖沾着朱砂,在玻璃上轻轻写下“月”字的甲骨文。她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他校准数据。她的发簪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柄藏在温柔下的短刃。
“你那个‘文化建筑基因编码’方案,我看过了。”林浩忽然开口,“太理想化了。月尘侵蚀率是地球风沙的十七倍,辐射强度是火星的两倍,你拿故宫的朱砂砖数据做类比,不现实。”
“现实?”苏芸冷笑一声,手指轻轻一划,调出一组模拟数据,“你看看这个。我把故宫地砖的抗风化结构做了逆向建模,结合月壤成分,模拟出的结构抗压性比你们的钛合金舱壁还强。”
林浩终于抬起头,目光落在她写下的甲骨文上。那笔画轨迹,竟与月球轨道图的某段曲线惊人相似。
他皱眉,却没有反驳。
“你是个控制狂,但你也是个浪漫现实主义者。”苏芸轻声道,“你拒绝NASA的邀请,不是因为爱国,是因为你不想让别人碰你的设计。”
林浩沉默片刻,最终只是将钢笔别回胸前,淡淡道:“我只相信数据。”
“可数据,也讲缘分。”她轻轻一笑,转身离开会议舱。
林浩看着她留下的甲骨文,忽然觉得,这月球,或许不只是冰冷的岩石与尘埃。
盘古一号跃迁进入月球轨道时,林浩正在调试最后的数据模型。
“引力扰动源锁定,坐标:艾特肯盆地。”AI的声音再次响起。
“确认着陆点。”林浩下达指令,目光落在舷窗外。月球表面,灰白交错,像是被时间遗忘的画布。
“着陆窗口仅剩120分钟,舱外设备启动延迟,热控系统异常。”AI继续播报。
林浩没有说话,只是将星图仪的数据重新校准,输入热控系统,调整冷却参数。
“赵铁柱!”他对着通讯器喊,“备用电池优先供给环境监测模块,其他设备降频运行。”
“收到!”机械师的声音从工程舱传来,带着金属的质感。
林浩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舱门。
“准备登月。”
月面,艾特肯盆地。
脚下的月壤松软,踩下去像踩进一层细沙。林浩低头,看着自己留下的脚印,忽然想到母亲临终前,手指拂过壁画裂痕时的样子。
“每一笔,都要有根。”
他抬起头,环顾四周。荒凉、寂静,仿佛整个宇宙只剩下他们几人。
“广寒宫……”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确认某种承诺。
“林总,热控系统报警,舱外服温度已逼近临界值。”赵铁柱提醒。
“还有多久?”林浩问。
“不到90分钟。”
林浩点头,没有犹豫:“启动投影系统。”
“你是说……现在就投广寒宫的概念图?”赵铁柱有些惊讶。
“现在。”
投影系统启动,一道光束从登月舱射出,在月壤上投射出一座恢弘的建筑轮廓——广寒宫。
它悬浮在月面之上,线条流畅,结构复杂,像是从古代神话中走出的幻影。
“这就是……我们要建的?”赵铁柱喃喃。
“是。”
林浩站在投影前,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站在那座宫阙之上,俯瞰这片荒凉之地。
“这不是一个基地,”他轻声说,“这是人类文明向月球迈出的第一步。”
苏芸走到他身边,望着投影,忽然道:“你知道吗?古人建宫,先画星图。”
林浩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我们今天,也在画星图。”她补充道。
林浩点头,目光回到投影上。
忽然,他注意到投影边缘的月尘中,有一道模糊的轮廓,像是某种……人形。
他眯起眼,想看得更清楚些。
那轮廓似乎在动。
“你看到什么了吗?”他问苏芸。
“看到什么?”她反问。
林浩没有回答。他盯着那轮廓,心跳微微加快。
那不是幻觉。
他能感觉到。
某种东西,在这片死寂的月面下,正在苏醒。
他握紧了胸前的墨斗,那是母亲留给他最后的工具。
也是他,对抗未知的武器。
“走吧。”他对赵铁柱说,“我们得开始准备了。”
赵铁柱点头,带着团队开始收整设备。
林浩最后看了一眼那道轮廓,转身走向登月舱。
月尘在他身后轻轻飘起,像是某种无声的告别。
又像是,某种无声的欢迎。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月球计划:广寒工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