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会面的良好氛围需要巩固,更需要一股强大的外力来将其催化为坚定不移的合作决心。陈朔深谙此道,他精心策划的“催化剂”,很快便通过王汉民这条看似不起眼的缝隙,悄然滴入岩里晴臣的世界。
王汉民在恐惧和自保的驱动下,对副队长刘奎的调查愈发卖力。他那些江湖兄弟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在打探消息、盯梢跟踪方面却有着独特优势。很快,一条看似无关紧要,却足以在岩里晴臣心中掀起巨浪的信息,被挖掘出来——刘奎的一位表亲,近期与顾问团内一位资深保守派顾问的秘书来往甚密,而这位保守派顾问,正是岩里晴臣在政策上的主要对手之一。
这条信息本身并不构成直接证据,但在“账房先生”与岩里晴臣会面后第三天,被沈清河通过一个迂回的方式,巧妙地“泄露”给了岩里晴臣在市政部门的一位华裔助理(此人是组织早已掌握、但一直静默使用的同情者)。
这位助理在向岩里晴臣汇报日常工作时,“无意”间提起了这则坊间传闻,并小心翼翼地补充道:“岩里先生,我听说……那边(指保守派)的人,好像对您近期接触的那位华商也很感兴趣,似乎在打听什么……当然,可能只是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这四个字,像一根毒刺,瞬间扎进了岩里晴臣的神经。
他立刻将这条信息与“华文轩”的背景、实力以及双方会谈时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联系起来。一个可怕的推论在他脑海中形成:他的政敌不仅要在政策上打压他,甚至要将他好不容易寻到的、可能助他翻身的“王牌”也夺走或毁掉!他们打听华文轩,绝无好意,要么是想撬走这个“金主”,要么就是想找出什么把柄,连他带华文轩一起搞臭!
危机感混合着被侵犯的愤怒,瞬间淹没了岩里晴臣残存的理智和谨慎。他仿佛看到自己刚刚看到的一丝曙光,即将被阴险的对手无情掐灭。不行!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他不再满足于被动的等待和试探。当天下午,岩里晴臣便以讨论“具体合作可行性”为名,主动致电海源商会,邀请“华文轩”次日前往他的办公室进行更深入的商谈。这一次,他的语气少了几分客套,多了几分急迫。
静斋内,陈朔得知消息,脸上露出了预料之中的神情。
“压力起了作用。他现在视‘华文轩’为私人禁脔和翻身的唯一资本,绝不容他人染指。通知‘账房先生’,这次会面,可以适当谈论一些具体的、看似前景光明但实际可控的‘投资项目’了。我们要给他一颗‘定心丸’,让他看到实实在在的‘业绩’就在眼前。”
次日,岩里晴臣的办公室。
与餐厅的轻松氛围不同,这里的谈话更加直接和务实。岩里晴臣甚至没有过多寒暄,在确认隔墙无耳后,便略带急切地切入正题。
“华先生,不瞒您说,如今顾问团内,对如何复苏经济,意见纷纭。有些人,仍固守陈旧观念,对真正的建设性方案百般阻挠。”他隐去了被调查的担忧,但语气中的愤懑清晰可辨,“我认为,我们必须尽快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账房先生”扮演的华文轩,依旧是那副沉稳模样。他理解地点点头:“岩里先生所虑极是。空谈无益,实业兴邦。华某也认为,是时候启动一些具象化的合作了。”
他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封面精美的项目建议书,推了过去。
“这是海源商会初步拟定的一份投资意向书。我们注意到,城南被战火损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那一片废弃的小型货运码头和连接码头的短途公路,严重影响了周边工厂的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我们愿意投入资金,参与其修复与现代化改造,并成立一家合资的物流公司进行运营。”
岩里晴臣快速翻阅着。建议书数据详实,规划清晰,投资额度适中且合理,完全符合他“培育基础、疏通血脉”的经济理念。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工程”!一旦成功,不仅能立刻缓解部分区域的运输困境,更能成为他理论正确性的有力证明。
“好!太好了!”岩里晴臣难掩兴奋,“华先生,您这个提议,与我的构想不谋而合!这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项目!”
“不过,”“账房先生”适时地流露出商人的“顾虑”,“此类项目涉及市政规划和土地权限,审批流程……恐怕不会太顺畅。若因内部阻力而迁延日久,甚至半途夭折,那华某的投入,恐怕就……”
他故意留下话尾,目光平静地看着岩里晴臣。
这是在索要“保障”,也是将压力反弹回去。
岩里晴臣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浮现出决然的神色:“华先生请放心!这个项目,由我亲自来推动!我会将其列为顾问团本季度的重点示范项目,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审批一路绿灯!任何人,都别想阻挠!”他几乎是在宣誓,既是对“华文轩”的承诺,也是对自己野心的确认。
“有岩里先生这句话,华某就放心了。”“账房先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主动伸出手,“那么,预祝我们合作成功,为申城的经济重建,开一个好头。”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一方以为抓住了通往权力和理想的阶梯,另一方则知道,猎物已经牢牢咬住了带着倒刺的鱼钩。
离开岩里晴臣的办公室,“账房先生”坐进汽车,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他通过后视镜,似乎又瞥见了一个一闪而过的、有些眼熟的身影。但他没有声张,只是对司机轻声吩咐:“回商会。”
而在办公室内,岩里晴臣依旧沉浸在兴奋之中。他反复看着那份项目建议书,仿佛已经看到了修复一新的码头、川流不息的货车,以及上级赞许的目光和政敌哑口无言的表情。
他拿起电话,语气昂扬:“给我接规划处和工务局……对,关于城南码头区的改造项目,我这里有重要安排!”
“贪婪螺旋”的第一个齿轮,在外部压力的催化与内部欲望的驱动下,终于发出了第一声不易察觉的、却又无法逆转的——咔哒声。
【第七章完】
---
喜欢谍战之镜界孤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谍战之镜界孤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