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易拉罐拉环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了林越的神经末梢上。一夜浅眠,他无数次在风吹草动中惊醒,紧握长矛,侧耳倾听,仿佛黑暗中随时会冲出留下痕迹的“同类”。篝火的光芒不再只代表温暖与安全,也可能成为暴露位置的灯塔。天刚蒙蒙亮,他便迫不及待地熄灭了火堆,用泥土仔细掩埋余烬,如同掩盖一个秘密。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但他毫不在意。今天的任务是沿着昨天发现的痕迹,进行更仔细的追踪。他像一名蹩脚但极其认真的侦探,俯身在地,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那些被踩断的树枝、被压弯的草茎,在他眼中成了指向特定方向的箭头。
【环境感知(初级)】在这种精细作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能隐约感觉到泥土被不同力度踩踏后的细微差异,能分辨出哪些是动物路过造成的痕迹,哪些更可能属于人类。这种感知模糊而耗费心神,却让他找到了一种近乎“超能力”的专注。
追踪了一段距离后,线索在一处植被稀疏、地面覆盖着松软腐殖土的地方变得清晰起来——那里有几个模糊但确凿无疑的脚印!
林越的心跳再次加速。他蹲下身,仔细观察。脚印不止一种!有大有小,轮廓模糊,显然穿着不同的鞋子(或者有的根本没穿鞋),而且朝向混乱,似乎曾有人在此短暂停留或徘徊。最让他瞳孔收缩的是,其中几个脚印明显偏小,纹路(如果能看清的话)也更细碎……这很可能属于一个孩子,或者一个身材瘦小的女性。
孩子?在这座与世隔绝、危机四伏的荒岛上?
这个发现让之前的种种猜测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如果只是成年人的探险队或遇难者,情况相对简单。但涉及到一个可能存在的孩子,事情的性质可能截然不同。是全家遇难?还是……更糟糕的情况?
他不敢细想,但追踪的决心更加坚定。他需要知道真相。
他沿着脚印最清晰的方向继续前进,动作更加轻缓,利用一切可用的遮蔽物隐藏自己的行踪。长矛不再只是探路的工具,更是随时准备刺出的武器。
中午时分,他来到一片地势略有起伏的区域,这里巨石林立,形成许多天然的缝隙和洞穴。脚印在这里变得更加凌乱,最终消失在一条狭窄的石缝入口前。石缝内部幽暗,深不见底,入口处有人为搬动石块稍作遮挡的痕迹。
林越停在石缝外十几米远的一棵大树后,屏住呼吸,仔细观察。里面没有任何声音,也闻不到生火或人类聚居的气味。只有一种陈旧的、尘土和岩石的气息。
他犹豫了。是冒险进去查探,还是继续在外围观察?
就在他权衡利弊时,【环境感知(初级)】再次传来警示——并非来自石缝,而是来自他侧后方的丛林!一种被注视的感觉,如同冰冷的蛛丝滑过他的后颈!
他浑身汗毛倒竖,猛地回头,同时压低身体,将长矛横在身前。
视野所及,只有随风摇曳的枝叶和斑驳的光影。没有任何异常。
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烈。对方很谨慎,隐藏得极好。
是留下脚印的人吗?他们在暗中观察他?是善意的好奇,还是恶意的埋伏?
时间仿佛凝固了。林越保持着一个随时可以发力冲刺或格挡的姿势,肌肉紧绷,听觉和视觉提升到极限。他能听到自己血液在血管里奔流的声音。
几分钟过去了,周围依旧寂静。那种被注视感却如同附骨之疽,挥之不去。
他不能一直僵持在这里。他心念电转,决定主动打破僵局,但要用一种非对抗的方式。
他慢慢直起身,将长矛的尖端稍稍放低,表示自己没有立即的攻击意图。然后,他面向感觉中被窥视的方向,用尽可能平静、清晰的语调开口说道:
“我没有恶意。”他的声音在寂静的丛林中显得有些突兀,“我叫林越,飞机失事的幸存者。我只是在寻找出路,或者其他的幸存者。”
他停顿了一下,给可能的“听众”消化信息的时间。
“如果你们能听到,并且需要帮助,可以出来谈谈。”他补充道,同时暗暗做好了对方暴起发难的准备。
没有回应。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又等了几分钟,那种被窥视的感觉……竟然慢慢地消失了。如同潮水退去,不留痕迹。
对方离开了?还是仅仅隐藏得更深了?
林越不敢大意。他缓缓后退,始终面朝着那个方向,直到退入更茂密的树丛中,才转身快速离开这片区域。他不再执着于进入那个石缝,追踪到此为止。在情况不明时,保持距离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他找到一处隐蔽的树丛,坐下来平复剧烈的心跳。刚才短暂的无声对峙,消耗的心神不亚于与野兽搏斗。未知的“同类”带来的压力,远比已知的危险更让人身心俱疲。
他拿出记录石,在上面刻下新的符号:一小一大两个脚印,一个问号,还有一个代表“眼睛”的图案。
“他们发现我了,”他对着石头低语,语气沉重,“至少有一个孩子。他们很警惕,在躲藏。为什么?”
疑问更多了。这座孤岛的秘密,随着他的深入,正一层层地揭开,但露出的却不是答案,而是更深、更复杂的谜团。他原本单纯的求生之路,如今已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未知的、带着紧张氛围的人际关系中。
接下来的路,他不仅要防备自然界的危险,更要提防那些隐藏在暗处、意图不明的“同类”。荒野之王的挑战清单上,悄然添加了“人际风险”这一项,而且优先级被提到了最前面。
喜欢龙西念的108座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龙西念的108座人生巅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