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城的城门刚打开,就见一队穿着紫袍的人马从远处走来,为首的人骑着马,腰间挂着金鱼袋,身后跟着十个随从,个个衣着整齐,一看就是东京来的官员。
守城的喽啰赶紧通报,宋江正和晁盖在州衙商议莱州、登州通判拜访的事,听说东京派了人来,两人对视一眼,都起身往城门去。
到了城门下,为首的官员翻身下马,手里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对着宋江拱手:“济州宋江接旨,吾乃东京招安使陈敬之,奉陛下旨意,前来招安梁山。”
宋江和晁盖赶紧拱手:“草民宋江、晁盖,恭迎圣使。”
一行人往州衙走,路上陈敬之不停打量济州城的街景,眼神时不时往粮库、铁匠铺的方向瞟,宋江看在眼里,心里多了几分警惕。
到了州衙正厅,陈敬之展开圣旨,大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济州宋江,虽曾聚众山林,然念其尚有悔过之心,特封济州团练使,统管济州治安。梁山军即刻解散,只留五十人随宋江守济州,其余人等各归故里,不得再聚。若遵旨,既往不咎;若抗旨,定派大军剿除。钦此。”
宣读完,陈敬之把圣旨递过去,笑着说:“宋头领,陛下仁慈,给了你一条明路,可要好好把握。”
晁盖接过圣旨,心里有些动摇,拉着宋江的胳膊小声说:“公明兄,团练使虽不是大官,可也是朝廷命官,弟兄们也能安稳过日子,不用再打仗了,要不……咱们就答应吧?”
宋江没立刻回答,目光落在陈敬之身后的随从身上,其中一个随从穿着灰袍,袖口绣着一朵银纹牡丹——那是高俅府里亲信才有的记号。
这时,吴用悄悄凑到宋江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寨主,这陈敬之不对劲。招安条件太苛刻,只留五十人,分明是想缴咱们的械。而且那个灰袍随从,是高俅府里的人,肯定是来探虚实的,这是缓兵计。”
宋江点了点头,对着陈敬之笑了笑:“陈大人,招安是大事,容我们商量一晚,明天给您答复如何?”
陈敬之心里巴不得他们拖延,正好趁晚上查探梁山的布防,立刻点头:“好,我在驿馆等着,希望宋头领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当天晚上,驿馆里一片安静。时迁穿着夜行衣,像只猫似的趴在驿馆的房梁上,透过窗缝往里看。
陈敬之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纸,灰袍随从站在旁边,低声说:“大人,今天我看了济州的粮库在城西,铁矿在青石岭,还有梁山军的军营在城北,明天我就去画布防图,传给高大人。”
“好。”陈敬之端起茶杯,嘴角露出冷笑,“等画好图,咱们就等着高衙内的五千禁军来,到时候宋江插翅难飞。这招安就是个幌子,要的就是这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放松警惕。”
时迁心里一沉,悄悄从房梁上溜下来,快步往州衙跑,把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宋江和吴用。
“果然是缓兵计!”宋江拍了下桌子,眼神冷了下来,“明天设宴招待陈敬之,咱们当场揭穿他!”
第二天中午,州衙摆了宴席,陈敬之带着随从准时到了。酒过三巡,宋江放下酒杯,慢悠悠地说:“陈大人,招安的事,我想通了。不过我有个条件,朝廷得承认梁山对济州、高唐州、沂州三州的管辖,不然我不能答应。”
陈敬之心里暗骂,脸上却笑得温和:“宋头领放心,这事我能做主,回去就奏请陛下,肯定能成。”
他一边说,一边给灰袍随从使了个眼色。那随从悄悄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借着低头夹菜的功夫,在纸上画着什么——正是梁山的布防图。
可他刚画了几笔,手腕突然被人抓住。
“这位兄弟,偷偷摸摸画什么呢?”时迁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手里还拿着从随从怀里搜出的炭笔,“是不是在画咱们梁山的布防图,想传给高俅啊?”
随从脸色瞬间惨白,想把纸藏起来,却被时迁抢了过去,递给宋江。
宋江展开纸,上面已经画了粮库、军营的位置,还有几条主要的街道,气得他把纸扔在陈敬之面前:“陈大人,这就是你的诚意?打着招安的幌子,实则查探咱们的布防,等着禁军来剿,你当我们是傻子吗?”
陈敬之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强装镇定:“宋头领,你别血口喷人!这只是……只是随从随手画的,没别的意思。”
“没别的意思?”吴用拿起纸,指着上面的标记,“这粮库的位置、军营的人数,画得这么清楚,不是探虚实是什么?而且你的随从,是高俅府里的亲信,你以为我们没认出来?”
陈敬之再也装不下去,猛地站起来:“宋江,你敢软禁朝廷命官?陛下不会放过你的!”
“软禁?”宋江冷笑一声,对着手下喊,“把陈大人和他的随从,都带到偏院看守起来,没我的命令,不许他们离开半步!”
手下们立刻上前,把陈敬之和随从都绑了起来,押往偏院。
宋江让人把灰袍随从单独带过来审问,没一会儿,随从就熬不住,全招了:“是高大人让我们来的!高大人已经奏请皇帝,派五千禁军,由高衙内统领,一个月后就会到山东,到时候就会剿除梁山!”
宋江听完,立刻让人召集所有头领,到州衙议事。
聚义厅里,头领们都到齐了,宋江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说:“一个月后,高衙内带五千禁军来,咱们得提前准备。汤隆,破甲箭和喷火器要多造;林冲,军队要加紧训练;时迁,多派探子去东京方向,探探禁军的动向。”
“是!”头领们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一个探子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脸色发白:“宋头领!不好了!东京传来急报,高衙内的五千禁军,已经提前出发了!现在已经到河南地界,估计二十天就能到山东!”
宋江手里的茶杯顿了一下,抬头看向探子:“你说什么?提前了十天?”
探子点头:“是!而且听说,高衙内还带了十辆投石机,说是专门用来攻城的!”
宋江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河南到山东的路上,眉头皱得紧紧的。
二十天,比预期少了十天,准备时间一下子紧了。
更要命的是,投石机攻城,济州的城墙能守住吗?
汤隆的喷火器和破甲箭,能对抗投石机吗?
聚义厅里的气氛瞬间沉了下来,头领们都看着宋江,等着他拿主意。
喜欢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