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那饱含怒意与决绝的问话,如同将一块烧红的铁锭掷入了冰水之中,瞬间激起了弥漫的蒸汽与刺耳的嘶鸣。
所有人的目光,从你身上,骤然转向了始终静坐如渊的周瑜。
他,才是此刻能左右局势的关键。
周瑜缓缓放下一直虚握在手中的茶盏,瓷器与木案接触发出轻微的“叩”声,在这死寂的大厅里却清晰可闻。
他站起身,对着孙策微微躬身,姿态从容雅致,仿佛刚才那剑拔弩张的对峙从未发生。
“伯符,”他的声音清越平和,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力量,“陈使者所言江陵局势,与我军斥候多方探查印证,大体不差。曹操鲸吞荆州之心已昭然若揭,其势确已威胁我江东根本。”
他先肯定了情报的真实性与危机的严重性,奠定了基调。张昭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周瑜继续道,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回孙策身上:“江陵,如陈使者所言,乃我江东西面屏障。救,则可将曹操兵锋阻于荆州,为我江东整军备武、巩固防线赢得宝贵时间。且刘玄德与文聘在彼,若能站稳脚跟,便是一支牵制曹操的强大力量,此‘借刀杀人’‘以逸待劳’之策,于我有百利。”
他话锋微转,并不一味主张救援:“然,救,亦需讲究方略。若我江东大军倾巢而出,千里奔袭,正中曹操‘围城打援’之下怀。且劳师远征,胜负难料,若有不测,则江东危矣。”
他清晰地指出了盲目救援的风险,让主和派的张昭等人也不由自主地点头。
“故,瑜以为,”周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提出了他的核心策略,“救,但不全力救。当以‘牵制’与‘策应’为主。”
他走向厅中悬挂的巨幅舆图,修长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关键位置:
“第一,可命吕范将军所部水军,加大袭扰曹军粮道与水寨的力度,使其不能全力攻城,此乃‘釜底抽薪’。”
“第二,派遣一员上将,率精兵数千,自陆路迂回至曹军侧后,不与其主力决战,专司游击,焚其粮草,断其归路,乱其军心,此乃‘旁敲侧击’。”
“第三,”他的手指移到江东与荆州交界处,“可遣使联络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等,陈说利害,纵不能使其出兵,亦可令其保持中立,或提供些许粮草便利,孤立曹仁。”
“最后,亦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军主力需陈兵于柴桑、夏口一线,摆出随时可能西进与曹操决战的姿态!如此,既可震慑曹操,使其不敢尽撤江陵之围全力东顾,又能以逸待劳,若江陵战事有变,或曹操露出破绽,我可即刻挥师西进,收取渔利!”
周瑜的策略,环环相扣,虚实结合。
他不是去为刘备火中取栗,而是将江陵战场作为牵制曹操的棋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场危机为江东谋利。
他既回应了救援的必要性,又完美规避了主力决战的风险,更暗含了趁势扩张的意图。
一番陈述,条理清晰,思虑周全,连最苛刻的张昭也挑不出明显的毛病,只能沉默。
孙策紧绷的脸色稍缓,他深深地看着周瑜,眼中的怒火被理智逐渐取代。他明白,这是目前对江东最有利的方案。
“公瑾之策,老成谋国。”孙策最终缓缓开口,做出了决断,
“便依此计行事!程普、黄盖!”
“末将在!”两位老将慨然出列。
“命你二人速回水寨,整饬兵马,依公瑾之策,加强对曹军粮道袭扰!”
“韩当!”“末将在!”
“命你率五千精骑,自陆路迂回,寻机扰敌后方,不得有误!”
“周泰、蒋钦!”“末将在!”
“命你二人率本部兵马,即刻增援夏口,与吕蒙所部汇合,严阵以待,没有吾的将令,不可轻动!”
一连串的命令迅速下达,江东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直到所有将领领命而去,厅内只剩下孙策、周瑜、张昭等核心文臣,以及依旧站在原地的你。
孙策的目光这才重新落到你身上,那目光已然恢复了属于雄主的冷静与深沉,但深处那抹因你而起的寒意,并未消散。
“陈使者,”他称呼着你的新身份,语气平淡无波,“公瑾之策,你可听清了?吾已依你之所请,出兵‘策应’江陵。现在,你可以回去告诉刘玄德,他的西大门,吾替他看着。但他能不能守住,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他没有提任何关于你个人的处置,但那无形的枷锁已然套下。
你成了连接江陵与江东的纽带,也成了孙策放在刘备身边的一个活生生的提醒——你的生死,江陵的存亡,依旧捏在他的掌心。
你深深一揖:“外臣,代刘皇叔与文将军,谢过吴侯。竹,即刻返回江陵复命。”
你知道,此间事暂了,但你与江东、与孙策的恩怨,远未终结。你转身,在无数道含义各异的目光中,稳步向外走去。
身后,传来孙策冰冷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你听清:“公瑾,替吾,‘好好’送送陈使者。”
喜欢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