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的氛围如同无形的潮水,淹没了整个校园。图书馆座无虚席,自习室灯火通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灵草提神香和焦虑汗水混合的独特气味。对于林辰而言,这场考试的意义远超普通学生——它不仅关乎面子,更直接关系到他拼死拼活挣来的学分是否会像煮熟的鸭子般飞走。
《修真理论基础》与《灵能安全规范》,两座大山,横亘在他通往“自由”的道路上。80分,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分数,如今成了必须攻克的堡垒。
“静思阁”的特训强度达到了顶峰。严老师和王老师拿出了压箱底的历年真题和模拟卷,进行车轮战式的轰炸。林辰感觉自己像一块被反复捶打的铁胚,在标准化知识的锻打下,艰难地改变着形状。他不再纯粹靠“感觉”硬扛,而是开始尝试理解那些公式、定理背后的“为什么”,尽管这个过程依旧痛苦且效率低下。
“林辰!看看你这道题!”王老师指着模拟卷上关于“论‘大道至简’与现代修真技术体系复杂性之辩证关系”的论述,“你写的这是什么?‘上古大能一拳破万法,乃力量极致之简;今人阵法符箓万千,乃应对复杂环境之繁。二者皆通大道,唯适用不同耳。’——我要的是理论论证!是引用经典!不是你的个人感悟!”
林辰憋着气,试图辩解:“老师,我觉得修真最终还是要落到实际应用上……”
“应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应用就是盲人摸象!”王老师恨铁不成钢,“期末考官不会听你的‘觉得’!他们要看到的是标准答案!是学术规范!”
另一边,苏墨的研究也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他开始要求林辰尝试将“万象归流”的部分理念,融入到一些最基础的标准术法中,比如“灵力护盾”或者“轻身术”,并观察其效果和稳定性。
“将你那‘流转’的意念,注入护盾的灵力结构中,不要改变其基本回路,只是微调其动态响应……”苏墨引导着。
林辰尝试着去做。他发现,当他不去强行改变标准术法的框架,而是像给机器上润滑油一样,加入一丝自己对力量“流动性”的理解时,这些基础术法竟然真的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护盾的韧性似乎增强了,轻身术的灵力消耗也略微下降。虽然变化极其细微,甚至可能只是心理作用,但这给了他一丝信心。
也许,他的“野路子”和“标准化”,并非完全水火不容?
考试日,终于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到来。
巨大的阶梯教室里,坐满了神色紧张的新生。监考老师是严老师和灵能安全部的一位干事,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全场。空气仿佛凝固,只有玉简试卷发放时发出的轻微摩擦声。
林辰深吸一口气,接过试卷。神识沉入,密密麻麻的题目映入脑海。
《修真理论基础》试卷:
一、选择题(考察基础概念记忆)
二、填空题(考察关键理论与公式)
三、简答题(考察知识理解与运用)
四、论述题(综合能力与思维深度)
前两部分,林辰靠着死记硬背和特训的成果,做得还算顺利,虽然不少题目依旧需要连蒙带猜。简答题部分,他尽量让自己的答案往标准模板上靠,写得中规中矩。
真正的挑战,是最后的论述题。
题目只有一行字:“试论‘规矩’与‘创新’在当代修真教育中的平衡与发展。”
看到这个题目,林辰愣了一下,随即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不就是他这学期一直在挣扎和思考的核心吗?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画面:严老师黑板上的复杂公式、苏墨研究所里的古老残卷、死亡沼泽中借阵穿梭、幻蜃楼前凝聚“万象归流”、还有那些被批为“胡闹”却又偶尔灵光一闪的“野路子”想法……
规矩?创新?
标准化?个性化?
他提起了灵能笔。
他没有立刻下笔,而是闭上了眼睛。神识内敛,仿佛又回到了前世独自摸索大道的岁月,也回到了今生在条条框框中磕绊前行的点滴。
然后,他动了。
笔尖在玉简上划过,留下清晰的灵光字迹。他没有完全按照王老师教导的“总分总”八股结构,也没有大量堆砌教科书上的权威论述。他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为主线,穿插必要的理论支撑。
他先阐述了“规矩”(标准化的理论、安全规范)的必要性,承认其作为基石,为大规模、低风险的修真普及提供了可能,是文明的进步。他引用了《修真教育发展史》和《灵能安全白皮书》中的数据,论述了规范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事故率下降。
笔锋一转,他开始谈论“创新”。他没有空谈创新的重要性,而是以自身为例(当然,隐去了关键信息):
“……学生在学习《标准阵法基础》时,曾尝试在聚灵阵中引入非标准节点以期提升效率,虽最终因理论基础不牢而失败,甚至引发小型灵力紊乱,但此过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对‘规矩’的深刻理解,恰恰是‘创新’不走向歧途的前提。然,若因畏惧失败而完全固守成规,则道法何以精进?譬如上古先民,若无钻木取火之‘创新’,何来后世文明之辉煌?……”
他写到了在苏墨研究员指导下,将一些古法理念融入标准术法的微小尝试,强调了在“规矩”框架内进行“微创新”的可能性和价值。
“……故学生以为,‘规矩’与‘创新’并非对立,实为一体两面。‘规矩’为舟,载我辈渡过无知之海;‘创新’为帆,助我等探索未知之境。无舟,则帆无所依,必溺于狂涛;无帆,则舟徒具其形,终难达彼岸。当代修真教育,当在筑牢规矩基石之上,鼓励基于扎实理论的、负责任的探索精神,营造宽容失败、激励思考的学术氛围,方能培养出既恪守底线、又勇于开拓的新一代修真者……”
他写下最后一个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不知道这份答卷能得多少分,但这确实是他目前最真实的想法。
接下来的《灵能安全规范》考试,则更像是一场背诵功力的检验。林辰将自己关在宿舍里狂啃条例的成果发挥了作用,虽然依旧有些条款记忆模糊,但大部分题目都能答个七七八八。
交卷的那一刻,林辰感觉像是打了一场耗尽心神的大战,整个人都虚脱了。
等待成绩的日子,比考试本身更加煎熬。
几天后,成绩公布。
校园公告栏前的玉璧上,流光闪烁,映出各科成绩列表。人群拥挤,欢呼与叹息交织。
林辰挤在人群中,心跳如鼓,目光死死锁定在自己的学号上。
【林辰,学号:2023xxxx】
《灵力微积分》:71分(及格!)
《炼器材料力学》:68分(及格!)
《符文学基础》:75分(良好!)
……
视线一路向下,终于落在了最关键的两门课上。
《修真理论基础》:85分!
《灵能安全规范》:82分!
过了!都过了!不仅过了80分的红线,甚至还有富余!
一股巨大的喜悦和 relief 瞬间冲垮了林辰的紧张,他几乎要仰天长啸!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靠着死记硬背、连蒙带猜、以及那篇不知是福是祸的论述文,他硬生生跨过了这道曾经以为不可逾越的门槛!
“辰哥!牛逼啊!85分!你丫是怎么考出来的?”石磊兴奋地捶着他的肩膀。
慕容白等人也走了过来,看到林辰的成绩,脸上都露出惊讶和祝贺的神色。连慕容白都难得地说了句:“看来那特训班,还是有点效果的。”
然而,没等林辰高兴太久,他的玉简震动起来,是秦锋的传讯。
“林辰,来教务处一趟。关于你《修真理论基础》的论述题,几位评审老师有些……不同的看法,需要和你当面沟通一下。”
林辰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不同的看法?
他就知道!那篇离经叛道的论述文,果然还是惹麻烦了!
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那鲜红的85分,又看了看教务处的方向,咬了咬牙。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去就去!
他倒要看看,这“规矩”与“创新”的平衡,到底该怎么论!
喜欢说好的科学修真呢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说好的科学修真呢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