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因为分数过关而雀跃的心情,瞬间被秦锋的传讯打入谷底。林辰看着玉简上那行冰冷的文字,仿佛能看到教务处里几位老师严肃甚至不悦的面孔。
“不同的看法?”林辰苦笑,这恐怕是委婉的说法,更可能是激烈的批评和质疑。
他深吸一口气,对身边还在为他高兴的室友和队友们摆了摆手:“你们先庆祝,我去去就回。”
在众人疑惑和担忧的目光中,林辰再次走向那座熟悉的行政主楼。这一次,他的心情比上次被教务长和赵部长召见时更加复杂。上次是力量使用不当,这次是思想“出了偏差”?
教务处的小会议室里,气氛果然凝重。除了严老师和王老师,还多了几位面生的老教授,看样子是理论界的资深评委。他们面前摊开的,正是林辰那份《修真理论基础》的试卷,尤其停留在论述题那一页。
“林辰同学,坐。”严老师指了指椅子,脸上看不出喜怒。
林辰依言坐下,目光扫过几位评委,发现他们表情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带着明显的不赞同。
“林辰,你的这份论述题答卷,”一位头发雪白、气质儒雅的老教授率先开口,他是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副主席,姓陈,“我们几位评阅老师看了,意见……很不统一。”
他顿了顿,拿起试卷:“你大胆地讨论了‘规矩’与‘创新’的关系,甚至以自身经历为例,提出在‘规矩’框架内进行‘微创新’的观点。文笔流畅,逻辑也基本自洽。”
林辰心中稍定,看来不全是坏话。
然而,另一位面色严肃、戴着金丝眼镜的女教授立刻接话,语气尖锐:“但是!林同学,你的论述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和权威引用!通篇多是个人感悟和未经证实的‘案例’!修真理论基础,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是你的个人修行日记!你这种写法,严重不符合学术规范!”
王老师也补充道:“而且,你对‘规矩’的理解过于片面,将其简单等同于‘束缚’,而忽视了其作为知识体系和安全保障的根本作用。你对‘创新’的倡导,也显得过于……激进和冒险。要知道,多少修真者正是因为妄图‘创新’,走火入魔,前功尽弃!”
严老师看着林辰,叹了口气:“林辰,我们知道你很有想法,实战能力也突出。但理论考试,考的是你对既定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让你天马行空地发表个人见解。你这篇作文,放在平时讨论或许可以,但作为期末考核,尤其是关系到……嗯,某些特定条款的考核,就显得很不合适了。”
林辰听明白了。他的文章,触动了某些敏感的神经。在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体系下,他这种强调个人体验和“微创新”的论调,无疑是一种“异端”。
他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几位老师:“各位老师,学生明白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但学生认为,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如果理论完全脱离了个体的真实体验和思考,变成了纯粹的条文背诵,那它的生命力又在哪里?”
他顿了顿,继续道:“学生并非否定‘规矩’,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深刻体会到缺乏理论指导的‘野路子’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学生才更加认识到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学生所说的‘微创新’,也绝非盲目冒险,而是建立在深刻理解‘规矩’原理之上的、谨慎的优化和尝试。就像……就像炼器师在熟悉材料特性后,会对标准图纸进行符合实际的微调;就像符文学徒在掌握基础符文后,会尝试不同的组合以追求更佳效果。”
他再次引用了自身例子,但这次更加注重与标准化知识的结合:“学生在学习《标准阵法基础》时,之所以尝试改动,正是因为觉得标准方案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效率有提升空间。失败后,学生回去重新钻研了《灵力流体力学》和《阵法节点优化理论》,才明白失败的原因在于对灵力扰动的数学模型理解不足。这个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创新’的欲望,恰恰是驱动深入学习‘规矩’的强大动力。”
他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既承认了规范的重要性,又为自己的“离经叛道”进行了辩护,并将“创新”拉回到了“深入学习规矩”的框架内。
几位评委老师相互交换着眼色,低声讨论起来。
“此话……倒也不无道理。”
“确实,死记硬背培养不出真正的修真者。”
“但他这种写法,终究是坏了规矩,若人人效仿,考核标准何在?”
“可他的分数确实过了80分,而且其他题目答得也还算扎实……”
争论的焦点,从文章内容本身,转移到了“是否应该因为写作风格不符合规范而扣减已经评定的分数”上。
最终,学术委员会陈副主席清了清嗓子,一锤定音:“好了,不必再争了。”
他看向林辰,目光中带着一丝欣赏和考量:“林辰同学,你的这篇论述,观点鲜明,思考深入,虽然形式上有待商榷,但其核心思想,确实触及了当前修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严格来说,判你不及格,有失公允;但若因此给你过高分数,又恐助长不良风气。”
他停顿了一下,宣布了决定:“经学术委员会合议,你的《修真理论基础》卷面分保持不变,仍为85分。但鉴于你论述题写作不符合标准学术规范,扣除5分平时表现分。最终成绩,记为80分。”
80分!
压线过关!
林辰心中一块大石轰然落地!虽然被扣了平时分,但核心学分保住了!
“谢谢各位老师!”林辰由衷地行礼。
陈副主席摆了摆手,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林辰,记住你今天说的话。‘规矩’是舟,‘创新’是帆。希望你在今后的修行中,能真正把握好二者的平衡,既不要被规矩束缚了手脚,也不要让帆船迷失了方向。你的路……还很长。”
离开教务处,林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感觉脚步格外轻盈。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他终究是凭借自己的方式,在这场“科学修真”的规则游戏中,艰难地赢下了一局。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身上,暖洋洋的。
他抬起头,看着天空中偶尔掠过的御剑光影,以及远处实验室里亮起的阵法光芒,心中忽然对这座曾经让他倍感束缚的修真大学,生出了一丝不一样的感受。
这里固然条条框框繁多,但也确实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资源丰富的平台。严老师的苛刻,王老师的严厉,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负责?苏墨的神秘指引,守境人的及时赠药,又何尝不是一种机缘?
他的“野路子”与这里的“标准化”,或许并非只能对立,也可以尝试……融合?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就在这时,他的玉简再次震动。他以为是秦锋或者室友,低头一看,却是一个陌生的符文印记传来的信息。
信息很短,只有一行字:
“古法新用,颇有意思。‘万象’项目,有兴趣深入否?——苏墨”
林辰看着这行字,愣了一下,随即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弧度。
苏墨……万象项目……深入?
看来,他这条“特色”修真之路,在勉强适应了“标准化”的框架后,似乎又要迎来新的、更加未知的挑战了。
但他此刻心中,却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充满了期待。
“有意思。”他轻声自语,收起玉简,步伐坚定地朝着宿舍走去。
学分的危机暂时解除,但修真之路,道阻且长。
喜欢说好的科学修真呢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说好的科学修真呢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