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市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林晚和陈师傅等人早早便抵达了。博物馆的大门庄重而气派,淡米色的外墙在晨光下透着古朴与典雅,门前的石阶层层叠叠,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林老师,这地方真气派!”陈师傅仰头看着博物馆,眼中满是震撼,“我这辈子都没想过,咱巷子里的东西能进这么大的地方展览。”
林晚笑着点头:“陈师傅,这是个好机会,能让更多人看到咱们老巷的匠艺。”她转身看向大家,“大家都别紧张,按照之前的安排,先把展品搬进展厅,咱们好好布置一番。”
众人正准备动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迎了出来。一位戴着眼镜、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你们好,你们好!我是博物馆展览部的负责人赵刚,欢迎你们来这儿办巡展!”
林晚上前握手:“赵主任,您好!麻烦您了,这次巡展多亏了您帮忙协调。”
赵刚摆了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你们带来的这些老手艺和老物件,可是宝贝啊,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匠艺的魅力。”他看了看众人身后的展品,“来,咱们先把东西搬进去,搬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那些易碎品和老图纸。”
在赵刚的指挥下,工作人员和陈师傅他们一起,小心翼翼地将展品搬进了展厅。展厅宽敞明亮,洁白的墙壁和柔和的灯光,让整个空间显得格外静谧。
“陈师傅,您的木工工具就放在这个展柜里。”林晚指着一个特制的玻璃展柜,“这个展柜是恒温恒湿的,能保护好您的工具。”
陈师傅轻轻把装木工工具的木盒子放在展柜里,打开盒子,拿出那把旧凿子,轻轻抚摸着:“老伙计,你可算见大世面了。”他笑着对林晚说,“林老师,这展柜看着就高级,我的工具放在这儿,我放心。”
张叔也在一旁布置他的竹编展区。他把竹编样品一件件摆放好,还在旁边放了一些竹条和工具,准备在匠人课堂上展示编织过程。“赵主任,您看我这竹编展区布置得怎么样?”张叔问。
赵刚走过去仔细看了看:“张师傅,您的手艺真是没得说!这些竹编作品精致又独特,肯定能吸引不少观众。”他又指了指旁边的体验区,“到时候在这儿放几张桌子,观众可以坐下来跟着您学编竹篮,肯定很有意思。”
林晚和孙晓、林溪则在忙着布置老图纸展区。她们把图纸一张张放进特制的透明展架里,旁边还配上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和图片。“林溪,这些图纸的讲解稿你都准备好了吗?”林晚问。
林溪拍了拍手里的文件夹:“都准备好了,林老师!我还加了一些陈师傅他们提供的细节,保证能让观众听得明白。”
正说着,周慧和晓雅抱着一堆绣花作品走了过来。“林老师,我们的绣花展区该怎么布置呀?”周慧问。
林晚看了看四周:“把这些绣花作品挂在这面墙上,用这些木质衣架挂起来,再配上一些古风的装饰,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氛围。”
晓雅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还带了一些汉服配饰,到时候可以搭配着展示,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绣花和汉服的结合。”
大家正忙碌着,张会长匆匆走进来:“林老师,不好了!原定今天来参加开幕式的一位重要嘉宾临时有事来不了了,这可怎么办?”
林晚皱了皱眉:“这位嘉宾很重要吗?对开幕式有很大影响吗?”
张会长叹了口气:“他是文化界的一位知名学者,原本请他来是想提升一下巡展的影响力,他还准备在开幕式上致辞呢。现在他来不了,开幕式的亮点就少了不少。”
陈师傅在一旁听到了,挠了挠头:“要不,让咱巷子里的人上去讲讲?咱们对这些老手艺最了解,肯定能讲出感情来。”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林晚想了想:“陈师傅,要不您上去讲吧?您是老匠人,对手艺的理解比我们都深。”
陈师傅连忙摆手:“我哪行啊!我这人嘴笨,说不了这么大场面的话。”
张叔笑着推了陈师傅一把:“陈师傅,你就别谦虚了!你要是不行,我们更不行了。你平时跟我们讲手艺的时候,那可是头头是道,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在大家的劝说下,陈师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那我试试吧。不过我得先准备准备,这说啥好呢?”
林晚笑着说:“陈师傅,您就讲讲您和木工手艺的故事,讲讲这些年手艺的传承和变化,再讲讲您对这次巡展的期待,就像平时跟我们聊天一样就行。”
陈师傅深吸一口气:“行,我试试。我这就去找个安静的地方,把要说的话理一理。”说着,他拿着纸笔,走到展厅的角落里坐下,认真地写了起来。
与此同时,林晚和张会长开始重新调整开幕式的流程。“张会长,除了陈师傅致辞,我们还得再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林晚说。
张会长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要不,在开幕式上安排几个小朋友表演一段与匠艺相关的节目?比如朗诵一首关于传统手艺的诗歌,或者表演一段简单的木工、竹编舞蹈。”
林晚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孩子们天真可爱,他们的表演肯定能为开幕式增添不少活力。我这就联系巷子里的学校,让他们帮忙组织一下。”
于是,林晚赶紧拿出手机,给巷子里学校的老师打电话。在说明情况后,老师非常支持,表示会尽快挑选出合适的孩子,排练节目。
解决了开幕式的问题,大家又继续投入到展品布置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展厅里的布置也逐渐有了雏形。木工工具在展柜里散发着古朴的光泽,竹编作品在灯光下显得栩栩如生,绣花作品挂在墙上,宛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老图纸展区则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下午,孩子们来到了博物馆。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林老师,我们来啦!”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跑过来,拉着林晚的手说。
林晚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小朋友们好!辛苦你们啦,今天要好好排练哦。”
孩子们被带到展厅的一角,开始排练节目。他们认真地朗诵着诗歌,动作虽然有些稚嫩,但充满了热情。陈师傅在一旁看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孩子真可爱,看到他们,我就想起我小时候学手艺的时候,也是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排练结束后,林晚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小朋友们,明天开幕式的时候,大家可不要紧张,就像平时排练一样,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好不好?”
孩子们齐声回答:“好!”那清脆的声音在展厅里回荡。
傍晚,博物馆里的布置终于全部完成。大家站在展厅中央,看着焕然一新的展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终于弄好了!”周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希望明天的开幕式一切顺利。”
林晚看着大家疲惫但又充满期待的脸庞,感动地说:“感谢大家这几天的辛苦付出!明天,我们一起把老巷的匠艺展示给更多的人,让他们知道,这些传统手艺的魅力。”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展厅里,给整个空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仿佛在预示着明天的巡展将会取得圆满成功。
喜欢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