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辈分,钟鹏举是钟林倍的叔父辈,尽管两人年龄相差仅一两岁。
钟鹏举仰靠在椅子上,神情轻松地说道:“兵力不足,本可激进一些。若抽调两万精兵给你,水陆并进,不顾后方和侧翼,不计粮草供应,长驱直入。届时,即使渝州、万州、忠州和夔州等后方兵力空虚,料嘉王的十三万大军也不敢乘虚而入。
但我并不急于进取成都,稳扎稳打更为妥当。时机尚未成熟,待到成熟时,自然事半功倍。
当前,先攻取楚地和大汉为上策。攻占楚地,能使我们长江以南的根据地连成一片;夺取大汉之都番禺(今广州),则可获得第一个出海口。
今次我从归州和峡州的守军抽出一万、渝州抽出一万给你去执行计划,荆州总管黄霖和江州刺史李应武分别募兵各一万,这两万人十几日将到达渝州,到时整个川东地区武信、武泰、镇江三镇,辖夔、忠、万、归、峡、黔、涪、施、南、遂、合、泸、渝、昌、戎等十余州,其地方数千里,甲兵五万余都交给你管辖。”
在别人面前不苟言笑、不善交际,但做事专注执着的钟林倍,在钟鹏举面前却显得很放松。
他接口道:“举叔心中的时机未成熟,是指蜀国内政还未彻底腐烂吧?现时蜀国在军事上仍有先皇王建的班底支撑,二代皇王衍虽离谱,也有一班老将在扶持,如嘉王王宗寿(朝廷)、武德军节度使王宗绾(守蜀东北方)、山南节度使王宗侃(守蜀北方)、武信军节度使潘璧坚(守蜀东方)武泰军节度使王宗训(守蜀东南方)等。”
钟鹏举用赞许的眼神望着这位(被现代医学诊断为“孤独症”)侄子,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蜀国皇帝王衍荒淫无度,朝政由宦官和佞臣把持,继续腐烂下去,军备废弛,士气低落。届时只需一声炮响,守军自会望风而降,可减少许多牺牲。”
钟林倍心神领会,马上出发执行钟鹏举的计划。
钟鹏举开始亲自为已被攻占的原蜀国镇江节度使和武信军节度使辖下的六个州如何推广和实施钟鹏举新政进行授课。
经过七日的授课,全体军政人员五百余人对钟鹏举额的施政思路和具体实施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深刻深刻的理解。
钟鹏举特别对夔州、忠州、万州的建设做了阐述。这三个州加上渝州计划投入五十万两白银用于经济和公共事业建设。
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夔门街道。
白帝城并非独立州府,而是前蜀夔州(治今重庆奉节)下辖的军事要塞,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夔门街道白帝城景区(长江北岸,瞿塘峡西口北岸的白帝山上)。
白帝城背靠白帝山,前临瞿塘峡,是“川东门户”,918年时为夔州治所所在地(夔州下辖奉节、云安、巫山、大昌4县),城防由夯土城墙、临江栈道、水军码头组成,是(前)蜀东部防线的核心——钟鹏举就是以白帝城为基地,依托其天险与水路优势,快速调度军队与物资,顺江进攻万州、忠州及渝州的。
白帝城因三国刘备托孤闻名,五代十国时期仍为军事重镇,(前)蜀在此驻扎重兵(约7000人),设有粮仓与军械库,是钟鹏举争夺夔州、进军渝州的关键战场(如白帝城高台轰击战)。
在918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现时夔州管辖的县份包含多个重要区域。
奉节县为夔州治所所在,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这里便是巴国的重要据点,历经秦汉魏晋,始终是川东地区的关键节点。此地扼守长江三峡西口,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当时夔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贸繁荣,往来船只络绎不绝。
钟鹏举把夔州也当成是重点建设的一个州,地位仅次于渝州,计划投资两万两白银扩建和增建码头十数个,维持其航运中心的地位。
夔州下辖的云安县境内盐泉资源丰富,盐业发达,所产食盐不仅供应本地,还远销周边地区,成为支撑夔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地的盐场作坊林立,吸引了大量人口聚居,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故钟鹏举在培训会上宣布注资一万两白银重点发展当地的盐业。
大昌县同样归夔州管辖,县境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百姓除农耕外,还依靠伐木、狩猎以及山货采集等维持生计。大昌县虽地处山区,但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夔州与周边山区的交通要道,山间小道穿梭其中,沟通着不同区域的贸易往来。钟鹏举计划投资一万两白银大力发展其林业、木材加工业和民用船舶造船业。
918年忠州→今重庆市忠县。
忠州的治所(行政中心)为临江县城,即今天的重庆市忠县主城区(位于长江北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管辖范围:下辖临江、丰都、垫江、南宾(今重庆石柱县西北)4县,大致覆盖今重庆市忠县、垫江县、丰都县北部及石柱县部分区域。人口二十万。
忠州是长江上游重要水路枢纽,近三百年以来就是川东物资转运重镇,(前)蜀时期属武信军节度使管辖,城防依托长江天险,设有临江城码头与夯土城墙,是钟鹏举从白帝城顺江而下进攻渝州的必经之地。钟鹏举一样投资一万两白银维持其长江上游重要水路枢纽的地位。
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
万州的治所为南浦县城,即今天的重庆市万州区主城区(长江上游干流与支流澎溪河交汇处,三峡库区中心城市)。
万州下辖南浦、武宁(今重庆武宁县西)、梁山(今重庆梁平区)3县,大致覆盖今重庆市万州区、梁平区、武宁县西部区域。人口十二万。
万州地处瞿塘峡与巫峡之间,是长江三峡航道的关键节点,(前)蜀时期在此设有水军驿站与铁矿冶炼工坊(如万州铁矿,为钟鹏举建立除江南制造总局外的兵工厂,打造生产火炮和军舰提供资源可能),城防以长江岸防工事为主,配有木质战船与投石机,是渝州东侧的重要屏障。
钟鹏举投资三万两白银发展钢铁冶炼业、机械加工业和造船业,成为继江州外的第二个钢铁生产基地。
三地均属原(前)蜀东部沿江防线,从东到西的地理顺序为:白帝城(奉节)→万州(万州)→忠州(忠县)→渝州(重庆主城区),长江航道贯穿其中,是钟鹏举从长江中下游“水路急行军”的核心路线。
万州、忠州的铁矿与水军资源,作为钟鹏举扩充火炮部队、组建长江舰队的关键补给点;白帝城的天险与夔州的行政地位,使其成为“立足川东、图谋巴蜀”的核心据点。
夔州,是原蜀国的“军事要塞、物资枢纽、防御核心与稳定标杆”。在王建离世、政局混乱的特殊时期,它不仅守护着前蜀的东线安全,更维系着(前)蜀与长江中下游的联系,是前蜀政权在风雨飘摇中,为数不多能“扛住压力”的战略支点。
其地位的重要性,也注定了钟鹏举攻打蜀地时,必须突破的“第一道硬骨头”——拿下夔州,便等于打开了前蜀东线的大门;而守住夔州,前蜀便仍保有一线生机。
1.夔州(今奉节一带):军事与物流枢纽。
定位:打造成军事防御中心和长江航运的管理与服务枢纽,靠“过路经济”和战略地位致富。
具体措施:
开凿栈道,以供拉纤。
先小型凿疏,清理礁石。
再对三峡险滩进行大规模炸礁整治。
除了炸礁,还辅以筑坝导流(改变水流方向,冲刷航槽)、疏浚(挖深航道)、设置航标(建立完善的信号台和灯塔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航道工程手段。
最后把最着名的险滩炸平,如青滩、泄滩、崆岭滩(并称川江三大险滩)。
钟鹏举计划前期投入十万两白银开始整治,后期以收取的炸滩费投入逐年施工整治。
炸滩费收取:对所有过往商船征收,收入用于炸礁和炸滩。
关税收缴:在瞿塘峡口设立关键税卡,对所有过往商船征收合理的通行税或货物税,这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
漕运中转:利用其天然良港,建立大型官方粮仓(漕仓),将四川的粮食(漕粮)在此集中储存和转运至荆南、中原。
航运服务业:组织专业的夔州“滩师”(领航员),帮助商船安全通过险峻的三峡;发展纤夫行业;建立官营的船舶维修厂。
特色手工业:发展与其军事地位相关的产业,如制造弓弩、民用船舶(利用当地木材),以及利用山地特产(如茶叶、药材)建立茶厂和药厂进行加工。钟鹏举为此计划投入一万两白银。
2.忠州(今重庆忠县):农业与盐业基地。
定位:作为三州中农业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农业和特色盐业,为整个军事行动提供粮饷。
具体措施:
扩大井盐生产:忠州有历史悠久的盐井。投入官方资本,参照钟鹏举洪州樟树盐矿开发技术,改进忠州钻井和熬盐技术,引进钟鹏举自己发明的精盐工艺,适当提高精盐生产比例,扩大生产规模。所产食盐不仅供应本地,更可通过长江水道销往缺盐的荆南甚至更远地区,获取巨额利润。
成为继洪州(今江西南昌)外的第二个盐业基地。
发展粮食生产:在丘陵地带兴修水利(如塘堰),推广梯田种植,主攻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保障军粮民食。
发展特色种植:鼓励种植柑橘、荔枝等经济作物(历史上忠州柑橘有名),增加农民收入。
3.万州(今重庆万州):区域商贸与加工中心。
定位:利用其相对开阔的江岸和腹地,发展成为川东、鄂西、黔北的货物集散地和加工中心。
具体措施:
区域性市场:鼓励各地商人在万州设立会馆,将川中的锦帛、食盐,黔中的药材、朱砂,鄂西的土产在此交易。
农产品加工:万州周边山地适合种植桐油、生漆、柑橘等经济作物。可设立官营或民营的桐油榨取坊、漆器作坊,将原料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商品外销。钟鹏举为此计划投入一万两白银设厂。
中转仓储:利用其地理位置,发展成为忠州井盐、夔州特产外运前的大型仓储基地。钟鹏举为此计划投入一万两白银。
钟鹏举发展此三州经济的核心思路是“以水带陆,以商促农”。即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通过发展航运、贸易和特色资源加工来积累财富,再用商业利润反哺农业,稳定社会,最终将这片战略要地建设成进可攻、退可守,财力充沛的坚实基地,以支持其进一步统一天下的霸业。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