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的腊月,并无北地的酷寒,海风依旧带着温润的水汽,拂过墨城新铺的石板街道。然而,这座华胥国都的空气,却因一场即将召开的盛会,而显得比往日更加庄重、凝练。
中央议事堂,这座坐落于元首府东侧、历时半年方才落成的宏大殿宇,首次迎来了它的使命。殿宇并非极尽雕琢之能事,而是以巨大的南洋硬木与本地石材为主,结构沉稳大气,线条简洁有力,檐角飞扬,兼具中原建筑的庄重与南洋风格的疏阔。此刻,晨光透过高窗,洒在光洁如镜的深色地板上,映亮了大殿中央那幅以巨大沙盘和悬挂舆图共同呈现的、囊括了华胥现有疆域的南洋万里海疆模型。
文武百官,各州代表,部族酋长,以及受邀的学者、功勋将士,皆已按序入座。他们之中,有着中原衣冠的墨羽旧部与移民官员,有身着斑斓筒裙、头插鹰羽的归附土着首领,有身披简易官袍、面容黝黑的新晋本地吏员。不同的服饰,不同的面貌,此刻却汇聚一堂,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大殿前方那数级台阶之上的主位。
东方墨与青鸾并肩步入大殿。东方墨依旧是一袭玄色常服,唯衣缘以暗金线绣着华胥的星辰海浪徽记,步履沉稳,目光深邃如海。青鸾则身着月白色劲装,外罩一件象征副帅身份的银灰色软甲,英姿飒爽,清冷的目光扫过全场,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李恪与塔雅紧随其后,李恪紫袍玉带,丞相气度俨然;塔雅则穿着融合了华胥官制与山鹰部元素的礼服,明艳而自信。
众人落座,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殿外隐约的海浪声与风过庭树的沙沙声,更衬得室内肃穆异常。
东方墨并未立即开口,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看过那些曾随他远渡重洋、开拓基业的老部下,也看过那些新近归附、眼中尚带着几分好奇与试探的各族代表。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沉淀后的力量:
“今日,我等汇聚于此,非为庆功,非为宴饮。” 他开门见山,语气平缓而郑重,“去岁今日,我等于此地祭天立国,宣告华胥肇始。其时,烽烟初熄,百废待兴,我等心中所怀,更多是筚路蓝缕、以求存续之志。”
他的话语将众人的思绪拉回到一年前那个激动人心而又充满不确定的时刻。
“一年过去,”东方墨继续道,声音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慨然,“赖天地庇佑,更仰仗在座诸位与万千华胥子民同心戮力,我等初步平定了南洋万里海疆,迎来了第一个丰收之年,奠定了国本之基。此间艰辛,不足为外人道,然在座诸位,皆乃亲历者、开创者!”
殿中不少人微微颔首,面露感慨,回想起这一年来的征战、开拓、融合的点点滴滴。
“然则,”东方墨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愈发沉凝,“立国易,治国难;开拓易,守成难。往昔,我等如同星火,散落四方,但求燎原;如今,星火已聚,已成炬焰,便需思考,如何让这火焰持续燃烧,如何照亮更远之路,如何温暖更多之人!”
他站起身,走到那巨大的南洋沙盘前,手指轻轻划过那代表疆域的山川海岛:“华胥,不能再仅仅依赖于某个人的威望,或是一时的热情。它需要制度,需要规矩,需要明确的方向与持久的动力。从今日起,华胥当告别草创之期,开启一个全新的纪元——一个制度立国、规范治理、文明传承的纪元!”
他目光灼灼,扫视全场:“我将其称为——‘星火纪元’!意指我华胥文明,当如星辰之火,虽起于微末,却要循着既定的轨道,有序运行,光耀千古,永不坠堕!”
“此次大议,便将为此而立!”东方墨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将在此,审议并确立未来五年之国策,划分治理之疆土,任命各司其职之首席!使我华胥之舟,自此有明晰之航向,有坚固之龙骨,有协同之桨橹,方能在这历史洪流与浩瀚海疆之中,行稳致远!”
话语落下,大殿之内,先是一片寂静,随即,如同海潮初涌般的激动情绪在众人心中荡开。所有人都明白,元首此言,意味着华胥国将迎来一场深刻而全面的蜕变。一个属于“星火纪元”的崭新篇章,就在这南洋温暖的冬日里,于墨城的中央议事堂内,正式掀开了第一页。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千年一吻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